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規定
第五十六條第三款“前兩款規定的第三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但有證據證明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部分或者全部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作出該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經審理,訴訟請求成立的,應當改變或者撤銷原判決、裁定、調解書;訴訟請求不成立的,駁回訴訟請求。”
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性質
根據訴的請求的性質和內容的不同,訴分為確認之訴、給付之訴和形成之訴,第三人撤銷之訴屬于形成之訴。形成之訴,是指原告通過判決設定、變更或消滅權利或者法律關系。在我國形成之訴也稱為“變更之訴”。第三人撤銷之訴是一種事后的特殊救濟程序,針對的是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作為一種事后非常的救濟措施,應嚴格限定第三人撤銷之訴的適用條件。相比之下,因再審程序中當事人在原訴訟中行使過一定的訴訟權利,故在司法政策上,第三人撤銷之訴的門檻應當比再審程序要低一些。第三人撤銷之訴在程序的選擇上一般有兩種類型,獨立型和再審型。獨立型是指不依賴任何既有程序專門為利益受損的第三人設立的,旨在撤銷判決不利部分的訴訟程序。再審型是以再審為依托,案外人以自己的名義向原受案法院提請重新審理的一種訴訟程序。我國規定的第三人撤銷訴訟屬于獨立型,是一個全新的獨立的撤銷之訴。
民訴法規定,案外人應當向做出該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法院起訴。起訴法院可能為一審法院,也可能為二審法院。根據我國2008年的司法解釋,提起再審的向做出生效裁判的上一級法院申請。再審的目的在于糾錯,旨在完全推翻原判決。由上級法院管轄有利于實現內部監督。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目的在于保護權利,只須撤銷原判中對第三人不利益部分對其的效力。原判法院對了解案情,便于快速解決糾紛,提高訴訟效率。另外,如生效裁判是仲裁機構的裁決書和調解書,應由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起訴期間
為避免對法律關系造成長期的不穩定,維持裁判的公信力,法律對第三人提起撤銷訴訟做了必要的限制。《民事訴訟法》第56條第三款規定,案外人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生效裁判侵害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這里的“六個月”應理解為除斥期間。
對于你提出的“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規定”問題,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管轄法院一般是當初作出該判決或者是裁定的法院,這個有可能是一審,也可以是二審法院,要看情況來定,一般起訴是在6個月之內提出。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0-12-23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32020互聯網著作權如何保護
2021-02-16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標權益的保護
2021-02-02男方出軌離婚財產分割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1被強制隔離戒毒可以探視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23什么是遺贈扶養協議 ?
2020-11-24上下班途中工傷賠償多少
2020-12-1050多歲的父母要贍養嗎
2021-03-04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關于承租權轉讓
2021-03-02“國五條”解讀
2021-01-16建筑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有效
2021-02-04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二手車買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