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七條當事人就已經提起訴訟的事項在訴訟過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訴,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構成重復起訴:
(一)后訴與前訴的當事人相同;
(二)后訴與前訴的訴訟標的相同;
(三)后訴與前訴的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后訴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結果。當事人重復起訴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認定重復起訴的一般標準
新民訴法解釋第二百四十七條規定:“當事人就已經提起訴訟的事項在訴訟過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訴,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構成重復起訴:
“(一)后訴與前訴的當事人相同;
“(二)后訴與前訴的訴訟標的相同;
“(三)后訴與前訴的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后訴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結果。
“當事人重復起訴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該條規定,系針對2012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五項
作出的解釋,即最高人民法院對民事訴訟中的“重復起訴”這一概念,第一次做出明確的解釋和界定。而由于上述法條系民事訴訟法中對“一事不再理”原則的具體規定,故而對該條款的具體解釋,也可以作為“一事不再理”原則的具體適用規則。
但是,新民訴法解釋對重復起訴的這一解釋和界定,卻未能真正解決民事訴訟中何為“一事”這一本質性的問題。
根據新民訴法解釋第二百四十七條的規定,重復起訴的構成要件有三,即:
1、當事人相同;
2、訴訟標的相同;
3、后訴與前訴的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后訴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前訴的裁判結果。
這三個構成要件里邊,當事人相同最好理解,即后訴的原告仍為前訴的原告,而后訴的被告仍為前訴的被告。如果當事人的訴訟地位發生變化的,則并非“重復起訴”。
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后訴訴請實質上否定前訴的裁判結果也好理解,比如后訴要求解除合同賠償損失,即是對前訴實際履行合同的裁判結果的否定。當然,在新民訴法解釋頒布前,學界和實務界對于重復起訴或者“一事不再理”的理解中,一般均以前訴和后訴的訴訟請求相同為要件,而對于后訴訴請實質上否定前訴的裁判結果的情況,則并未涉及。此次新民訴法解釋將此作為重復起訴要件之一,確有必要。
但是,什么是“訴訟標的”相同?
訴訟標的這一概念源自德國法,并成為大陸法系訴訟法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這一概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學界(德國和日本學界)的認識還是統一的,即訴訟標的是訴訟當事人之間請求法院裁判的法律關系。隨著理論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訴訟標的理論亦發展出各種新的學說,目前學界普遍接受的通說,認為應當按照訴訟請求和原因事實(指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來確定訴訟標的。而按照這一理論,訴訟請求不同,則即便原因事實相同,亦可能構成不同的訴訟標的,從而導致不同的訴的發生。
但是,在我國司法實踐中,目前采取的通說仍將訴訟標的理解為“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裁判的法律關系”。
那么問題來了,對一個事實在法律層面的不同解讀,可能產生眾多的法律關系,而如果每一種法律關系都可以構成一個訴訟標的,那么也就意味著一個事實是可能被“重復起訴”到法院,并可能得到法院不同的裁判結果的。
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關于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競合的規定,如果債權人依據合同法主張了違約賠償后,是否還可以另行起訴主張侵權責任呢?至少按照新民訴法解釋第二百四十七條的規定,債權人仍然可以提起訴訟而不構成“重復起訴”,畢竟違約賠償請求權與侵權賠償請求權,其訴訟標的并不相同啊。
由此可見,新民訴法解釋第二百四十七條關于重復起訴的一般標準,由于將“訴訟標的”這一玄之又玄的概念作為判斷標準之一,從而沒能很好的解決“重復起訴”或者“一事不再理”,相反卻可能導致對裁判結果不滿的當事人,通過主張其他“訴訟標的”而“重復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包括什么
2021-01-04非直系親屬能贈予嗎
2021-01-07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如何辦理房屋抵押登記?
2020-12-20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降薪是否需要變更合同
2021-02-22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勞動關系轉移協議
2021-01-09企業單方變崗調薪的行為應該如何認識
2021-01-24雇人代班15天被除名
2021-02-20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交通事故意外險的免責事項
2021-01-23離婚時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1-31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車險責任應賠償多少比例?
2021-03-20荒山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18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2土地出讓能設置條件嗎
2020-12-12土地出讓金返還稅收有哪些
2021-01-14土地互換合法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