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認為民事執行活動存在違法情形即可向檢察機關申請監督
申請監督是當事人的一項權利。為了最大程度保障當事人尋求救濟的權利,規定著眼于保障當事人權利進行制度設計,對當事人申請檢察監督給予了明確指引。“只要當事人認為民事執行活動存在違法情形,即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監督。”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廳副廳長賈小剛說。
規定明確指出,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案外人認為民事執行活動存在違法情形,向人民檢察院申請監督,法律規定可以提出異議、復議或者提起訴訟,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案外人沒有提出異議、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不予受理,但有正當理由的除外。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案外人已經向人民法院提出執行異議或者申請復議,人民法院審查異議、復議期間,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案外人又向人民檢察院申請監督的,人民檢察院不予受理,但申請對人民法院的異議、復議程序進行監督的除外。
在申請程序方面,規定明確,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案外人認為人民法院的民事執行活動存在違法情形向人民檢察院申請監督,應當提交監督申請書、身份證明、相關法律文書及證據材料。提交證據材料的,應當附證據清單。
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吳少軍還表示,如果執行法官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存在濫用職權、瀆職失職行為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紀檢部門反映情況。人民法院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或者執行人員濫用職權、瀆職失職行為給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案外人造成財產損失,如果符合國家賠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的,權利受損的主體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國家賠償。
明確檢察機關監督職能遏制法院不作為
在司法實踐中,人民檢察院發現案件的渠道主要有三個:一是當事人向人民檢察院申請監督;二是當事人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向人民檢察院控告、舉報;三是人民檢察院依職權發現,主要包括審查其他案件中發現、通過媒體發現等情形。
“執行不作為、消極執行屬于比較典型的一類執行違法情形,人民檢察院應當進行監督。實踐中,人民法院未能執行的原因比較復雜,有的屬于執行不能,有的屬于執行不作為。”賈小剛說。
為了解法院對于個案的執行情況,維護司法權威,規定第十條明確,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在民事執行活動中可能存在怠于履行職責情形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書面了解相關情況,人民法院應當說明案件的執行情況及理由,并在十五日內書面回復人民檢察院。
吳少軍指出,國家機關作為被執行人或協助執行義務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或協助執行義務的行為,人民檢察院也將依法行使法律監督權,支持人民法院開展民事執行工作。
同時,規定對檢察機關工作也提出了要求。人民檢察院民事檢察部門在辦案中發現被執行人涉嫌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且公安機關不予立案偵查的,應當移送偵查監督部門處理。
強化檢察建議法律效力嚴格審查與回復程序
規定在強化檢察建議法律效力方面作出了硬性規定,特別是明確了法院在收到檢察建設后,如何嚴格審查和回復程序的問題。
規定要求,人民法院收到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建議書后,應當在三個月內將審查處理情況以回復意見函的形式回復人民檢察院,并附裁定、決定等相關法律文書。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一個月。回復意見函應當載明人民法院查明的事實、回復意見和理由并加蓋院章。不采納檢察建議的,應當說明理由。
此外,人民法院收到檢察建議后逾期未回復或者處理結果不當的,提出檢察建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依職權提請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向其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上一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應當跟進監督的,應當向其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人民法院應當在三個月內提出審查處理意見并以回復意見函的形式回復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檢察院的意見正確的,應當監督下級人民法院及時糾正。
吳少軍表示,人民法院應當加強與人民檢察院的溝通協調,建立完善信息交流和聯系機制,就落實規定過程中產生的有關問題,進行定期的情況交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民事執行法律監督工作,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出臺相應的實施細則。“相信這個工作落實好了,法檢兩院一定會形成解決執行難的合力,為人民法院兩到三年解決執行難的問題提供正能量。”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講解的“兩高發文就《關于民事執行活動法律監督》進行規范”相關知識,如果你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本網站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姜云章律師,法學學士,現為四川弘澤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本律師要求自己以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的工作態度、高度的工作責任感有效地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是本人的執業理念。 在辦案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聽取當事人陳述耐心細致、法律分析全面精準、應訴策略高效專業的執業特點,成功代理了涉及民事、商事、行政、刑事等各類法律案件, 在職業過程中,本律師深刻的明白只有自身理論知識的不斷積累提高,才能更好地在不斷變化的社會情況和日趨復雜多變的社會關系中解決實際的案件,才能更好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才能給自己的當事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因此本律師一直致力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研究。 同時,本律師堅持“團隊合作贏未來”的信念,摒棄“單打獨斗、個人英雄主義”的陳舊觀念,努力探索團隊合作運營的最佳模式,以調動團隊成員的所有資源和才智,以期實現自愿的最佳配置從而實現在法律范圍內以最小的成本盡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自驅除所有不和諧和不公正現象。 本著“誠實守信、勤勉盡責,最大限度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執業宗旨在追求公平正義的法律道路上不斷探求。
若雙方離婚,財產歸另一方約定是否有效
2021-02-22涉外婚姻典型案例
2020-12-3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述
2021-03-01不可抗力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2020-11-14公民應怎樣立遺囑,遺囑怎么寫
2021-03-03被扶養人生活費總額上限是多少
2021-01-19房屋抵押登記流程
2021-03-05房子在訴訟當中可以抵押嗎
2020-12-10簽訂賣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與中介公司打交道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12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新《保險法》的溯及力問題
2021-01-12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快速理賠需要帶什么,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6快速理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06商業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
2021-01-28被保險人權利之完善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