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法律規定撫養費誰做當事人?
根據法律規定撫養費父母當中的一方做當事人,應該是由子女還是父母一方作為原告起訴支付撫養費,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分析。
1、如果是父母雙方已經協議離婚,對方未按離婚協議支付撫養費的,則對方構成違約,應該由父母一方為原告當事人向法院起訴,要求對方按協議約定支付撫養費。
2、如果撫養費問題未經父母雙方協商或協商不成的,及未經法院通過訴訟確定的,則也應以父母一方為原告當事人,以父母的另一方為被告向法院起訴,通過法院訴訟來確定對方應該支付撫養費的標準和方式。
3、如果是父母雙方已經對撫養費問題達成了協議,或已經由法院判決確定撫養費支付標準,但現在要求對確定的撫養費標準進行變更(增加)的,則應以子女為原告當事人,未成年人子女的父母一方為子女的法定代理人向法院起訴。
二、撫養費給付期限
撫育費的給付期限,一般至子女18周歲為止。但有兩種情況例外。
第一,16周年以上不滿18周歲,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并能維持當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給付撫育費。
第二,尚未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給付能力的,仍應負擔必要的撫育費:
1、喪失勞動能力或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讀的。
3、確無獨立生活能力條件的。
撫養費不單指生活費,《婚姻法》解釋(一)第21條明確規定:“撫養費”包括三項,即生活費、教育費和醫療費。所以,在離婚時,除生活費外,要充分考慮教育費和醫療費,在撫養費的標準(20~30%比例)范圍內爭取較高的比例。
在現實生活當中撫養費用具體支付的時候,他需要考慮到一個原告和被告的訴訟主體問題,因為很多情況之下的話,已經鬧上了法院要求支付撫養費。這個時候的話,就應當由孩子一起跟隨生活的那一幫父母來進行一定的索要,這樣起訴的話才具有主體資格。
懷孕期間離婚撫養費是怎樣的?
一方離婚后拒不支付撫養費怎么辦
在我國不給撫養費會被納入失信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為什么承攬人的留置權可以約定排除
2020-12-15交通事故車輛保全后怎么辦
2021-03-15離婚后辦理房屋轉移登記要什么材料
2021-03-10因為商場裝修造成了損失怎么賠償
2021-02-27房產抵押給公司需要備案嗎
2020-12-07合同履行不能需要解除合同嗎
2021-01-16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02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經濟性裁員定義
2020-12-07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家長有哪些基本義務
2020-12-21飛機延誤賠償險標準
2021-03-21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割去雙耳 4張保單曝自演血案真相
2021-03-07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超額投保出險后如何理賠
2021-01-07出租司機撞傷人反過來告保險公司
2021-01-13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