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經濟補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的計算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按照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包括: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但勞動者不愿意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于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于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需要向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如果并未按規定支付的話,則可以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要是用人單位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經濟補償金要不要算上加班費
是不是代通知金和經濟補償金免稅嗎?
主動辭職離職的有無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認定要花的時間是多久
2021-01-16贈與財產屬于夫妻共有嗎
2020-11-29什么是贍養費?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4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小孩在超市受傷,超市一定要負責任嗎
2020-12-02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如何終止勞動合同
2020-12-26雇傭關系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27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責任交叉,保險公司逐鹿定損權
2020-12-30保險公司不賠錢怎么辦
2020-12-17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無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保險拒賠嗎
2021-01-07私自出售閑散土地怎么處理
2020-11-12土地轉包合同協議
2021-01-12拆遷安置房如何選擇比較好
2021-03-15拆遷房屋需要大學畢業證書嗎
2021-01-12房屋拆遷安置權可以轉讓嗎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