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員工進入到某個單位上班之后都會默認其工作的場所就是簽合同或者應聘的地方而忽略了合同中關于工作地點的內容,最后簽完的合同之后卻被單位派遣到了另外的地點辦公,員工對此肯定會表示不滿和疑惑。那么,勞動合同法工作地點有什么規定?
一、勞動合同法工作地點有什么規定?
員工工作地點是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按照《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應當全面履行勞動合同的約定,如變更工作地點,應由雙方協商一致。
在實踐中,有不少企業認為,調整員工工作地點、工作崗位等需要與員工協商,但員工不同意的話,企業就容易陷入被動。因此,就想方設法通過勞動合同爭取在調整工作地點、工作崗位等方面的自主權。
企業在勞動合同中關于工作地點的條款大體上可分兩類。一類是精準型約定,如約定工作地點是北京市某區某街道某大廈。另一類是寬泛型約定,如把工作地點含糊地約定為北京市某區,或者全國。
而關于工作地點的變更,有的企業提出:企業根據生產或經營需要等,可以調整員工的工作地點和崗位,員工無正當理由的,應當服從。這是比較溫和的、有商量余地的合同約定條款。可有些企業則將這一條款約定為:企業根據生產或經營需要等,可以隨時調整員工的工作地點和崗位,員工應當無條件服從。這是一種硬性的、強制性的約定,在實施過程中容易產生爭議。
在約定不明的情況下,司法裁判中的通常處理方法是:員工在勞動合同簽訂后,已經在某實際工作地點進行工作的,該實際工作地點視為雙方確定的具體工作地點。企業不得再以寬泛型的工作地點約定,再行變更員工的工作地點。
《勞動合同法》第26條規定,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與公司之間關于工作地點變更的合同約定,突出強調的是“企業隨時調整,員工應無條件服從”,恰恰符合勞動合同條款無效的情形。據此,可以明確拒絕公司的要求。如公司因此解除其勞動合同就屬于違法解除勞動關系,依法應予賠償。
只要是涉及到勞動和與單位的事項都應該在合同中有所體現而不是隱瞞或者明知勞動者不知情的情況下不做任何的說明就與其簽訂了合同,最后利用漏洞來損害員工的利益,員工就可以以此作為依據起訴單位要求賠償。
醫療期滿病假期間解除勞動合同后如何補償?
2020年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什么是無效勞動合同,有哪些表現形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全責對方跑了算逃逸嗎
2020-11-14店鋪轉讓合同房東要簽字嗎
2021-01-22收益性股權融資違法嗎
2020-11-18合同違約責任怎么寫
2021-02-07不贍養老人的子女能分撫恤金嗎
2020-11-13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討債時怎樣對付失聯的債務人
2020-11-13在商場受傷了十級傷殘怎么辦
2021-02-08房地產開發流程及五證是什么
2020-12-29怎么做才能進行人才保密
2021-02-09由家屬代簽解除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3-25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飛機延誤多久有賠償
2020-12-11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人生不同階段保險如何規定
2020-12-28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