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故意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在與員工建立勞動關系后的一個月內必須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否則從第二個月開始,要向員工支付雙倍工資。面對以上的規定,目前絕大多數企業為了避免二倍工資的處罰,都能自覺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
但目前在廣東省內卻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員工入職后,以各種理由,故意不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并在工作一段時間后,以未簽訂勞動合同為由,要求用人單位支付二倍工資。
這種情況有兩個特點:一是多出現于對員工要求不高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二是集中、批量發生,即在一個公司同時入職的數個員工的身上同時發生。我們暫且稱之為“騙賠”行為。
遭遇到“騙賠”的公司,往往會遭受一定的經濟損失,并且還會影響公司正常管理的進行,如影響正常生產進度,員工穩定性降低,生產士氣受到影響等等。
通過很多案例可以看出,騙賠現象的出現,部分員工本身明顯存在著惡意。
法律法規固然要遵守,員工的權益固然要保護。但針對這種惡意行為,企業應該有自我保護的對策。
二、員工故意不簽勞動合同的對策
1、員工故意不簽勞動合同時,如何避免支付二倍工資。
首先,關鍵是要保留證據。例如,可以在入職時讓員工確認送達地址或送達人,然后將勞動合同及簽訂勞動合同的通知書送達給員工;還可以與員工約談并進行錄音錄像,以證明不簽勞動合同的責任不在用人單位一方。
其次,加強勞動合同文本及簽訂流程的管理。例如,在給員工發放勞動合同文本時要求員工簽收,由專人跟進勞動合同文本的簽字、存檔等工作。
2、在員工故意不簽勞動合同時,如何避免支付經濟補償金。
首先,對于已經發現故意不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應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五條、第六條賦予的解除權,早日通知其解除勞動合同,這樣一方面能降低經濟補償金的數額,另一方面用人單位也能把握用工的主動權,保持用工的穩定性。
其次,從規章制度層面對以上行為進行規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四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并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依據以上規定,用人單位可以在根據合法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中,作出以下規定:“員工應在入職后一個月內,配合人力資源部門簽訂勞動合同。員工拒不簽訂勞動合同,經公司催告2次,在收到催告信后3日內仍不配合人力資源部門簽訂勞動合同的,將給公司的用工管理造成不良影響,視為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公司有權解除勞動合同并且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要是員工故意不簽勞動合同的話,對于用人單位來講此時是比較危險的,如果處理不當,那么自己的利益就有可能受到損害。因此,對于故意不簽勞動合同的員工,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如解除與其的勞動合同,這樣才能避免利益受損。
不簽訂勞動合同可以交社保嗎
企業不簽訂勞動合同算違約嗎
不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如何計算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婚姻有什么法律特征包括哪些
2020-12-06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匯總(截至2015年10月13日)
2021-01-13商標侵權案件抗辯代理詞如何寫
2021-02-08支票及支票怎么填寫
2021-02-14母親的欠條以子女的名義起訴可以嗎
2020-12-17批捕令下來能探視嗎
2020-12-08辦理未婚證明需要帶什么
2020-11-26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重慶公交車墜江涉及哪些罪名
2021-03-14違法霸占農村公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30集資房轉讓時應注意什么
2021-02-18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簽了就業協議又想解約
2020-12-16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雇傭關系怎么證明
2021-01-03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勞動爭議有些類型
2020-12-31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飛機航空管制延誤賠償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