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補償金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聽聞的一個詞匯,它一般都是出現于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中,那么,我國勞動合同法對其究竟如何規定的呢?下面,請大家跟隨律霸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九條 國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勞動者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制度。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以上內容就是我國勞動合同法關于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解答,由上文可知,并非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就會涉及到經濟補償金,是否給與勞動者經濟補償金,還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你還想了解關于相關內容,歡迎隨時來電咨詢我們律霸,我們將竭誠為大家提供法律服務。
:
企業改制補償金如何計算
如何區分代通知金和經濟補償金
工資變更,單位如何計算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可以離婚嗎
2021-02-14律師函可以拒絕簽收嗎
2021-03-14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疫情期間可以停薪嗎
2021-02-26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小區公有用地的所有權歸誰
2021-02-14集資房新房出售有什么問題
2021-03-19集資房不補交超面積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1-02-16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航班取消怎么賠償
2021-03-13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07貨運車損毀公共設施保險公司未履行義務敗訴
2020-12-11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可以動用的情形
2021-03-24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互聯網保險的優勢是什么
2021-01-03夫妻離異配偶附加險無效怎么維權呢
2021-01-27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