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手機短信訂立的合同糾紛在法院審理。
2010年12月3日,身在外地的陳蕾給經銷商劉某發過一條短信,要求其在45天內,按5.8元/公斤的價格,給陳蕾供應10噸某種農產品,劉某回復同意,但要陳蕾付1萬元定金。陳蕾當即派人送去了定金,劉某也出具了收據。可發貨期屆滿后,由于該種農產品價格幾乎翻了一番,經陳蕾多次要求,劉某只同意退回1萬元定金,就是不愿意履行合同,理由是短信約定沒有彼此簽名蓋章,不比白紙黑字,不屬于合同范圍,其想履行就履行,不想履行就不履行,陳蕾管不了。
法院審理認為,劉某的觀點是錯誤的,短信合同同樣有效,其必須履行,否則,就必須向陳蕾雙倍返還定金。
首先,手機短信合同也是法定的書面合同形式。《合同法》第10條、第11條分別規定 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 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這里的數據電文,包含通訊網絡在內的網絡條件下,當事人之間為了實現一定目的,通過電子郵件和電子數據交換所明確相互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其中當然地包括手機短信,即法律允許當事人之間通過手機短信的方式簽訂合同。
其次,本案手機短信具備合同的生效要件。陳蕾通過手機短信要求劉某在45天內,按5.8元/公斤的價格供應10噸某種農產品,是一種要約,劉某回復同意當屬承諾;其要陳蕾付1萬元定金則系反要約,而陳蕾派人送去了定金,是對其反要約的承諾。至此雙方之間已經完成了從要約到承諾的明確意思表示,彼此的合意形成、明確了各自的權利、義務,合同即告成立。
再次,劉某應當履行合同。因為《合同法》第60條、第107條分別規定: 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如果劉某固執己見,則可按該法第115條之規定處理: 當事人可以依照《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即劉某必須給陳蕾2萬元定金。(顏東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有什么行政責任
2021-02-15房產糾紛律師收費標準
2020-12-11什么是商標變更
2021-02-09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0-11-19申訴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1機動車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后如何賠償?
2021-02-05非直系親屬房產贈予合同怎么寫
2021-03-14買賣婚姻女方單方離婚怎么離
2021-02-03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1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人壽保險申請理賠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16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投保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要不要賠償
2021-02-18在責任保險中第三人是否有權向保險人請求保險金給付
2020-11-29保險車輛出險后理賠的基本步驟是什么
2021-02-14保險合同全部是附和合同嗎
2021-02-22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