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勞動關系包括哪些?
非標準勞動關系,從其主體特殊性分析,包括臨時工、非全日工、自雇工、家庭工、輪班工、派遣工以及在我國還有學徒工等。從其內容的特殊性分析,包括非全日制勞動關系、派遣勞動關系、雙重或多重勞動關系、借用勞動關系等。
一般擔任兼職的勞動者均與其它單位建立正式勞動關系,有的利用業余時間完成兼職工作,無需到兼職的單位去工作,在自己家里利用自己的勞動工具、工作時間從事約定的工作,直接向兼職單位交付勞動成果。也有的利用在職的工作時間,每月抽固定的幾天到兼職的單位去上班。
目前對于兼職,很多與員工建立兼職關系的單位認為它是一種民事關系,安排的事情做完,單位支付勞務費即可,不存在其它風險。而有的用人單位則已經注意到《勞動合同法》關于職工兼職的問題,“與其它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嚴重影響本職工作或經提出后拒不改正”的,單位有權與勞動關系立即解除合同。
二、勞動關系建立的條件有哪些?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由于勞動力的存在和支出與勞動者人身不可須臾分離,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力,實際上就是勞動者將其人身在一定限度內交給用人單位,因而勞動關系就其本質意義上說是一種人身關系。勞動合同可以使勞動關系受相關的法律條約護,而非標準勞動關系在法律上沒有明確的界定,或是因為沒有簽訂相關的合同而得不到相應的保障。所以發生了勞動關系要保證自己作為勞動者的權益。
綜上所述,勞動關系的認定有一定標準,比如雙方都符合用工主體資格,建立了人身依附關系等。但是在用工領域,存在多種非標準模式,比如雇傭關系、承攬關系、非全日制用工關系等。在這些關系中,員工和單位的關系比較松散,解除和終止關系要求也不怎么嚴格。
怎樣證明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確認勞動關系時能否一并訴請雙倍工資
如何收集證據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增資后需要公示嗎
2020-12-17強制執行公證保證人能否作為被執行人
2020-12-05未經工傷認定能否申請賠償
2021-03-06發行股份需要開監事會嗎
2020-12-16被定義為非法集資的p2p具備哪些特征
2021-02-09賣方收了定金能違約嗎
2021-02-04父母協議單獨贈與兒子的房,兒媳加名字有用嗎
2020-12-09結婚的法定程序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02021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
2020-12-24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保險合同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12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電子保單有哪些安全設計
2020-12-24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承運人無單放貨,正本提單持有人如何索賠?
2020-11-24同一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同時兼營財產和人身業務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