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確定不了勞動關系時該怎么辦
1、搜集載有勞動者名字的用人單位的各種文件。比如用人單位下發的含有勞動者名字的各種通知、工作任務單、任命通知書、介紹信、簽到表等書面資料。
2、搜集勞動者代表用人單位與其它實體或個人簽訂的文件等。比如最為常見的代表公司簽收快遞,該快遞單一般可以作為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其他如送貨單、簽收單等。
3、錄音、錄像、照片。有些勞動者可能什么書面證據都搜集不到,如果這樣,就需要勞動者去創造證據,比如錄音、錄像和拍照。錄音最好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協商談判雙方勞動關系事宜的錄音。拍照和錄像最好是拍攝勞動者在工作時間在用人單位內上下班的情況。
二、建立勞動關系的條件是什么
首先,勞動關系的建立與雙方是否簽訂勞動合同無關,只要用人單位開始用工,則雙方的勞動關系成立。無論雙方是在之前還是之后簽訂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的建立只能是開始用工之日。
其次,簽訂了勞動合同,不一定證明雙方已經建立了勞動關系,勞動合同的簽訂只是對雙方勞動關系建立期間的權利義務進行書面約定,最終合同是通過雙方來履行的,如果一方為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造成的結果就是為履行合同的一方承擔違約責任。
最后,建立勞動關系的建立是雙方對勞動合同(包括事實勞動合同)的履行。
三、怎么區分勞動、勞務關系
1、兩者產生的依據不同。勞動關系是基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生產要素的結合而產生的關系;勞務關系產生的依據是雙方的約定。
2、適用的法律不同。勞務關系主要由民法、合同法、經濟法調整,而勞動關系則由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規范調整。
3、主體資格不同。
勞動關系的主體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組織,即用人單位,另一方則必須是勞動者個人,勞動關系的主體不能同時都是自然人,也不能同時都是法人或組織;勞務關系的主體雙方當事人可以同時都是法人、組織、公民,也可以是公民與法人、組織。
4、主體性質及其關系不同。
勞動關系的雙方主體間不僅存在著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還存在著人身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除提供勞動之外,還要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服從其安排,遵守其規章制度
要知道在我國勞動關系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建立的關系,是受到法律的保障的。實際生活中,往往有少部分單位處于種種原因,故意不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產生糾紛時處于不利地位,不能確定勞動關系時,利益法律保障自身利益是非常重要的。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怎么可以確認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生人身損害賠償
2020-11-29房產抵押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08保全財產損失是否會有損害賠償
2021-02-28改制股份制企業發起人協議書(示范)
2021-03-13無期徒刑出獄后可以吃低保嗎
2021-02-05學校沒收手機是違法嗎
2020-12-17治安處罰規定的責任年齡限制
2021-03-15交通事故處理責任認定有期限么
2021-01-05轉繼承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1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土地糾紛案有年限嗎
2020-11-17回購房要點有哪些
2020-12-26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用人單位隨意變更勞動合同合法嗎
2020-12-12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員工離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5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