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解除勞動關系是建立在員工自愿的基礎上的,而用人單位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資格要求員工自動離職。發生這種情況小編個人覺得這是因為用人單位既不想給員工支付賠償金,又想讓大家從表面上覺得離職這種情況是員工自愿的。那么,單位要求員工自動解除勞動關系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一、單位要求員工自動解除勞動關系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勞動部與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關于印發《外商投資企業勞動管理規定》的通知及最高法2001年在《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定,公司未經協商,擅自變更勞動合同主要內容,強迫勞動、停發、拖欠、克扣工資、停繳社會保險以及未按約定提供勞動條件等原因,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關系意向的,公司應該承擔違約責任,應該補發拖欠員工工資,給付經濟補償金并可支付賠償金。
二、哪些情形可以被認定為是被迫的?
但是,實踐中,員工卻需要相關證據來證明其辭職系“被迫”的。根據法律規定,如果發生下面這些情形,則一般都將被認為員工的辭職是“被迫”的:
1、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給勞動者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2、用人單位未及時向勞動者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3、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4、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5、用人單位違背誠信原則,通過欺詐、脅迫等手段,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導致勞動合同無效的;
6、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
7、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三、因解除勞動關系給與的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既然是被單位要求的,當然就不存在所謂的自動解除勞動關系了。如果單位有這種做法員工必須要求給予賠償,這種情況實際上員工是屬于被迫離職的。單位沒有任何合理的借口開除員工,只要員工本人沒有過錯并且也不想離職,又何來自動解除勞動關系的說法。
2020最新勞動合同法
解除勞動合同違約金怎么計算
沒簽勞動合同辭職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美容院做整容手術失敗是否屬于醫療事故
2021-02-27房產糾紛律師收費標準
2020-12-11破壞軍婚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2國家賠償質證程序
2021-02-142020醉駕可以判緩刑嗎
2021-03-17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有土地證拆遷怎么賠償
2021-01-25仲裁協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房產抵押擔保未經登記如何認定
2021-03-17商場摔傷當時未舉報的隱患有哪些
2020-12-01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意外險報銷的流程是什么樣的,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9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
2020-12-23保險公司以不屬于事故項目拒賠未說明的條款有效嗎
2021-03-12保險受到欺詐如何維權
2021-01-24保險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幾類
2020-11-23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