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的概念
仲裁是指糾紛當事人在自愿基礎上達成協議,將糾紛提交非司法機構的第三者審理,由第三者作出對爭議各方均有約束力的裁決的一種解決糾紛的制度和方式。仲裁在性質上是兼具契約性、自治性、民間性和準司法性的一種爭議解決方式。民事爭議通常可以采取向法院起訴和申請仲裁機構審理兩種方法。仲裁指爭議雙方在爭議發生前或爭議發生后達成協議,自愿將爭議交給第三者作出裁決。仲裁機構和法院不同。法院行使國家所賦予的審判權,向法院起訴不需要雙方當事人在訴訟前達成協議,只要一方當事人向有審判管轄權的法院起訴,經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必須應訴。仲裁機構通常是民間團體的性質,其受理案件的管轄權來自雙方協議,沒有協議就無權受理。
二、仲裁時效的概念
是指權利人向仲裁機構請求保護其權利的法定期限,也即權利人在法定期限內沒有行使權力,即喪失提請仲裁以保護其權益的權利。 仲裁分為商事仲裁和勞動仲裁兩個大類。《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74條規定:"法律對仲裁時效有規定的,適用該規定。法律對仲裁時效沒有規定的,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三、仲裁時效的起算時間是什么時候
仲裁時效期間應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同樣,民法典》有關訴訟時效中止及中斷的規定也應適用于商事仲裁時效和勞動仲裁時效。在仲裁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權利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權利人提出要求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的行為可構成仲裁時效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得以重新計算。
此外,對于勞動仲裁來說,如果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合同糾紛案
2020-12-16訴訟時效過了就可以不還錢嗎
2021-02-15訴訟離婚律師費用多少
2021-01-23如何處理股東權益糾紛
2020-12-18婚前協議公證的意義協議有哪些具體內容
2020-11-20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的規定一月幾次,探視權的規定一年幾次
2020-11-19贍養父母是憲法規定的義務嗎
2021-03-05不知情的輕微碰撞算肇事逃逸嗎
2020-12-11預付款項為什么屬于債權
2021-01-23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2可以不解除合同直接停社保嗎
2020-11-12保險索賠有什么規定
2021-03-03法律認可的保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2-04法律對保險公司境內外代表機構設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8賠款準備金 ClaimReserve
2020-11-28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