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了,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你們知道嗎,其實還有著非常多的危險的工作有人去做,而且每年因為工作受傷的人也非常的多。我們國家對于工傷也有一定的賠償措施,那么天津市工傷傷殘等級都是怎么賠償的呢?
一、2020年度天津市職工因工死亡工傷賠償標準:
1、喪葬補助金為28116元(賠償標準為: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天津市2014年職工月平均工資,即4686元*6個月);
2、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為576880元(賠償標準為:2014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即28844元*20倍);
以上兩項合計為:604996元。
3、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詳見《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范圍規定》。
二、2020年度天津市職工1級工傷傷殘等級工傷賠償標準: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賠償標準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但最高為379566元、最低為75913元;
2、傷殘津貼每月可領取本人工資的90%(最低不得低于2530.44元/月),直到本人退休或正常壽命死亡。
三、2020年度天津市職工2級工傷傷殘等級工傷賠償標準: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賠償標準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但最高為351450元、最低為70290元;
2、傷殘津貼每月可領取本人工資的85%(最低不得低于2389.86元/月),直到本人退休或正常壽命死亡。
四、2020年度天津市職工3級工傷傷殘等級工傷賠償標準: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賠償標準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但最高為323334元、最低為64666.8元;
2、傷殘津貼每月可領取本人工資的80%(最低不得低于2249.28元/月),直到本人退休或正常壽命死亡。
五、2020年度天津市職工4級工傷傷殘等級工傷賠償標準: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賠償標準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但最高為295218元、最低為59043.6元;
2、傷殘津貼每月可領取本人工資的75%(最低不得低于2108.7元/月),直到本人退休或正常壽命死亡。
六、2020年度天津市職工5級工傷傷殘等級工傷賠償標準: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賠償標準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但最高為253044元、最低為50608.8元;
2、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本人工資的70%(最低不得低于1968.12元/月),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
3、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標準為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時 30個月的天津市2014年職工月平均工資(即140580元)。如分開計算,則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為12個月計56232元,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為 18個月計84348元。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
以上1、3兩項合計為:最低:191188.8元;最高:393624元。
七、2020年度天津市職工6級工傷傷殘等級工傷賠償標準: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賠償標準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但最高為224928元,最低為44985.6元;
2、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本人工資的60%(最低不得低于1686.96元/月),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
3、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標準為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時 25個月的天津市2014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即117150元)。如分開計算,則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為10個月計46860元,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為15個月計70290元。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
以上1、3兩項合計為:最低:162135.6元;最高:342078元。
八、2020年度天津市職工7級工傷傷殘等級工傷賠償標準: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賠償標準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但最高為182754元,最低為36550.8元;
2、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標準為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時20個月的天津市2014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即93720元)。如分開計算,則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為8個月計37488元,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為12個月計56232元。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
以上兩項合計為:最低:130270.8元;最高:276474元。
九、2020年度天津市職工8級工傷傷殘等級工傷賠償標準: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賠償標準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但最高為154638元,最低為30927.6元;
2、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標準為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時15個月的天津市上2014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即70290元)。如分開計算,則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為6個月計28116元,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為9個月計42174元。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
以上兩項合計為:最低:101217.6元;最高:225558元。
十、2020年度天津市職工9級工傷傷殘等級工傷賠償標準: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賠償標準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但最高為126522元,最低為25304.4元;
2、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標準為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時10個月的天津市2014年職工月平均工資(即46860元)。如分開計算,則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為4個月計18744元,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為6個月計28116元。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
以上兩項合計為:最低:72164.4元;最高:173382元。
十一、2020年度天津市職工10級工傷傷殘等級工傷賠償標準: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賠償標準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但最高為98406元,最低為19681.2元;
2、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標準為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時5個月的天津市:2014年職工月平均工資(即4686*5=23430元)。如分開計算,則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為2個月計9372元,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為3個月計14058元。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
以上兩項合計為:最低:43111.2元;最高:121836元。
備注一:
1、以上各項工傷賠償標準根據國務院新修訂的于2011年1月1日起實施的最新《工傷保險條例》和2012年3月5日起實施的《天津市工傷保險若干規定》計算所得。
2、除以上各項賠償外,工傷賠償項目還包括醫療費、停工留薪期工資、住院護理費、1-4級傷殘定級后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殘疾輔助器具費、必要的康復費用等。
3、以上賠償金額標準按天津市2014年職工月平均工資4686元為基數計算。
4、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2014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844元。
5、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6、已經領取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職工重新就業后舊傷復發的,用于工傷治療的費用超過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以上的部分,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7、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一條規定;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應當由用人單位償還。用人單位不償還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追償。
天津市工傷傷殘等級賠償標準的規定在各個等級都有著規定,對于工傷致死的工人的賠償規定也是有的。工傷對于我們來說看似遙遠,其實并不遙遠,我們身邊的工作看似安全其實只要不注意有的時候還是會受傷的。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
工傷傷殘鑒定期限是多久
2020年最新工傷傷殘賠償標準
2020新工傷傷殘等級鑒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人致輕傷一級判什么刑2019年最新規定
2020-11-24可以將贈與房產要回嗎
2021-02-14老年人事受哪些醫療照顧?
2021-03-24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抵押貸款要壓房產證原件嗎
2020-11-13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事業單位解聘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1-21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人身保險可以適用代位追償嗎
2021-02-18業主購房后怎樣選擇保險
2021-02-07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保險公司未勘察現場可以拒賠嗎
2021-01-15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公司擔憂
2021-01-24保險條款是否是“霸王條款”
2020-12-24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付的費用?
2021-01-05土地承包權到期應該如何處理
2021-03-12土地流轉農民入股合同怎么寫
2020-11-20土地流轉條件下農民就業問題的緊迫性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