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員需要監護人
不能正常進行生活基本活動的人,需要監護人。比如重度殘疾、虛弱、弱智、未成年、老年人等,都需要監護人。
民法上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有監護人。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監護人,是對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監護人必須具有完全行為能力,并依法律規定產生。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父母、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哪些人可以作為監護人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首先應當由其父母擔任,如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按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
①祖父母、外祖父母;
②成年的兄、姐;
③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或者民政部門。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按照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
①配偶;
②父母;
③成年子女;
④其他近親屬;
⑤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擔任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的,出可以擔任監護人。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沒有上述范圍的近親屬或近親屬喪失監護能力的,有關單位或居委會、村委會可以從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近親屬、朋友中指定監護人。當近親屬對于由誰擔任監護人發生爭議時,有關單位、組織可以進行調解并從他們中間指定監護人。
4、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因故暫時無法行使監護權,可將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擔。受委托擔任監護人的人為委托監護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別規定之外,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仍由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承擔,但委托監護人對此確有過錯的,應承擔連帶責任。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法律知識,閱讀上文可以知道,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有監護人。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土地出租合同怎么寫
2021-02-18異地離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2-04軍人離婚與普通人離婚有何異同
2021-03-09私營企業應當如何辦理年度檢驗
2020-12-03交通事故鑒定費是不是保險公司出的
2021-01-23責任認定書一出來保險公司就要賠償嗎
2021-03-05拿房產證幫別人擔保有期限嗎
2020-11-15家庭暴力犯罪中應該怎樣認定虐待和故意傷害
2021-01-29裝修合同到期未完工業主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23打人沒有證據能立案嗎
2021-02-15業主委員會的概念以及職責是什么
2021-03-20政府的集資房能否買賣呢
2020-12-13沒有法律、法規的依據,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收費的,如何處罰?
2021-01-27住房公積金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6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調崗降薪怎么應對
2021-03-07在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1-13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