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服裁定和不服判決有什么區別
不服判決和不服裁定的區別是判決是解決案件的實體問題,作出案件結論和決定,而裁定主要是解決程序問題如人民法院作出駁回自訴,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等裁定,是適用裁定解決程序問題。
【法律依據】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九條,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二、刑事案件當事人不服判決怎么辦?
法律規定,當事人如果不服判決,可以向司法部門提起上訴和申訴。
第一種是提起上訴。根據法律規定,上訴是指當事人(除被害人外)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未生效的判決裁定,要求上一級人民法院重新審理的訴訟行為。上訴是法定訴訟權利的表現形式,有權提起上訴的人一經依法提起上訴,就必然引起二審法院對該案的重新審理。依照法律規定,有權獨立提起上訴的人有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以及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如果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對一審判決不服,要求上訴的,必須經被告人同意。被告人的意思表示既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不具有直接提起上訴的權利,他們如果對一審判決有意見,只能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至于是否提出抗訴,則由人民檢察院決定。我國法律對上訴期有嚴格規定,如果不符即不能產生上訴法律效力。法律規定:“不服判決的上訴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期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一旦期限屆滿,一審的裁判就發生法律效力,就普通刑事案件而言,即可交付執行機關執行。
第二種是提出申訴。法律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決的執行。"根據上述規定,申訴人的范圍是指:
(1)當事人,包括自訴人、被害人、被告人,以及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2)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
(3)當事人的近親屬,包括當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等。
申訴人的申訴內容,可以是對第一審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進行申訴,也可以對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進行申訴。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應當接受申訴人提出的申訴,并按訴訟程序進行審查處理。對審查處理的結果,應用書面形式通知申訴人。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一審判決的,在收到判決書后5日內,可以請求檢察院提出抗訴,檢察院在收到請求后5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如果檢察院決定不抗訴,而受害人又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檢察院申訴。
判決書不服怎么辦
民事判決書我不服怎么訴狀
當事人對終審判決不服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人身權利的行為
2021-02-28受托人管理國有金融資本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0-11-29反擔保協議
2021-02-10交通財產損失評估費誰承擔
2021-01-26肇事司機逃逸該怎么做
2021-03-03離職后個人檔案要如何處理
2020-11-12做企業技術顧問違法嗎
2021-02-27失信名單寬限期是指什么
2021-01-12訂立勞動合同程序怎么規定
2020-11-28工作中猝死公司應該負什么責任
2021-01-18存單質押貸款轉讓可以嗎
2020-12-08校園體育運動中的侵權責任歸屬
2020-12-01地役權是否適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20-11-19申請回避可以口頭嗎
2020-12-02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飛機延誤多少時間賠償
2021-02-21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車險新規:車險費率改革后,這些情況也納入責任賠償范圍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