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臨時工付出勞動理應簽訂勞動合同
在法律意義上,沒有臨時工這個特殊界定,所有和用工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都是勞動工,雙方必須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明確工資待遇、工作年限等。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后,在法律意義上,已經沒有“正式工”和“臨時工”的區別。
臨時工的本質是源于上世紀90年代,國務院發文推行公務員制度改革。各省市各部門開始制定“三定方案”(定機構,定編制,定職能)。相對于有編制的“編內人員”,臨時工被統稱為“編外人員”。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明確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二、臨時工怎么簽訂勞動合同
臨時工是計劃經濟時代的名詞,《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實施并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以后,所有用人單位與職工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在用人單位中,各類職工享有的權利是一樣的,因此,過去意義上相對于正式工而言的臨時工已經不復存在,用人單位在臨時性崗位上用工,應當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并依法為其建立各種。
對于在本企業連續工作已滿10年的臨時工,續訂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也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如果本人要求,應當與其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并在勞動合同中明確其工資、保險福利待遇。用人單位及勞動者本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并享受有關保險福利待遇。
臨時工其實是很老的一個說法,其所針對的是固定工。在一九九四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實施之前,我們國家企業大多是國有企業,其用工制度是將員工招入單位后就一直在該單位工作,直至退休,這就是固定工。相對于固定工,單位為了臨時工作需要,招聘的一些員工就是臨時工。由于固定工要做到退休,所以待遇福利方面在單位經濟狀況允許的情況下通常較好;臨時工是馬上要走的,做不久的,所以待遇福利就相對較差。
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出臺則改變了在中國實施了幾十年的傳統用工制度,將勞動合同的概念推向了全國。之所以說其有如此的變革作用,是因為勞動合同制度改變了傳統的在單位一做到底的舊觀念。勞動合同提出一個合同期限的問題,使得勞動合同會面臨終止。當勞動合同終止后,單位就可以當然地終止與員工的勞動關系了。
在這樣的制度下,就無所謂什么固定工、臨時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實施近10年時,已經很少聽到臨時工的說法了,通常在一些國有企業及國有轉制的企業還有。單位用工,只要是簽訂勞動合同的,就應該視為是單位的正式員工,福利待遇按照合同約定、公司規章制度或者法律規定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互聯網金融涉及哪些法律問題
2021-02-10最新交通事故起訴有效時間
2020-12-07合同一方可以是兩個主體嗎
2021-01-20親屬間的房屋贈與聲明怎么寫
2021-02-27買賣合同糾紛能否申請司法鑒定
2021-01-06哪些情形視為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04和家里斷絕關系能拿到斷絕費嗎
2021-02-18合同尾款收不回怎么辦
2021-02-21購買汽車合同效力如何
2021-02-03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職工在廠里吃早餐時猝死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2-22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被盜車失而復得引起糾紛的保險理賠
2021-01-08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0-11-26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13保險法一般是調整哪兩方面的關系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