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王某待業在家,在求職過程中,突然發現一家專車公司的司機招聘廣告,其提供的待遇為:底薪2000元+服務獎1000元+安全獎400元+全勤獎500元+加班津貼500元+停車補貼700元。其中對取得全勤獎500元的要求是司機每天6∶30到9∶00,17∶30到22∶00必須上線在崗,一周六天工作制。王某覺得挺適合自己,于是就應聘到了該公司。后因工資爭議,王某申請仲裁,請求確認雙方存在勞動關系。公司認為王某為其提供服務屬實,但是雙方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不存在勞動關系。
仲裁委結合王某的工作特點及性質,認定雙方之間符合勞動關系的基本特征,支持了王某的相關請求。
分析:
從2012年起,打車軟件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風行,成為互聯網領域內備受關注的軟件之一。與此同時,打車軟件的風行也導致了一系列的法律問題,例如乘客權益保障、司機與打車軟件公司的勞務糾紛等等。在實踐中,打車軟件公司與司機之間的勞務雇傭關系受到不少律師們的關注。
依照《勞動法》第16條的規定,打車軟件公司與司機之間可以存在基于勞動合同而產生的勞動關系。這種勞動關系的內容包括:第一,打車軟件提供了相應的服務,確保司機能夠有效地利用打車軟件接客;第二,司機交一定的傭金購買服務,在如今的專車市場,司機一般需要交3000到6000元不等的傭金給打車軟件公司,從而購買相應的服務;第三,乘客在用打車軟件將打車費用交到平臺后,打車軟件公司應當依照約定支付司機勞動報酬。但是,就現實情況而言,不少打車軟件公司并非直接與專車司機簽訂勞動合同,而是掛靠在其他有經營資質的企業上。這樣一來就導致專車市場的準入門檻降低,專車司機的技術參差不齊。同時,公司與專車司機這種未明確的勞務關系沒有受到規制,在現實過程存在較大的風險。與會律師認為,為了避免上述風險產生,需要規范與專車司機簽訂合同的打車軟件公司的行為,審查其經營資質,規范打車軟件公司的市場運作。另外,對于作為勞動關系中勞動者的司機而言,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規范。在引入此類服務時,打車軟件公司要對司機進行相應的資質審查,如司機的駕齡、違規情況等等,通過這些要素的審查,確保司機的質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司法評估的流程
2021-01-21企業改制上市必須選中介機構嗎
2020-12-31<交通事故篇> 何為飲酒駕車、醉酒駕駛,該如何處罰?
2021-03-11撞人撞斷腿了是刑事責任嗎
2021-01-15無競業限制但有保密條款是否應該補償
2020-11-08情侶分手賠償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18合同糾紛判決后上訴期為多長時間
2021-02-19遺產繼承可否跨區辦理公證
2020-12-28聘用合同續簽日期可以提前簽嗎
2021-02-04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做了財產保全的就一定能執行嗎
2020-12-01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2020年保險公司訴訟費賠償費
2021-01-29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車禍后保險公司賠償問題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