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對于企業收入的確認,新稅法規定了一個明確且最基本的總體原則——權責發生制的原則。也就是說,除新稅法另有特別規定的情形外,企業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需要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反之,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收付,也不應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對于企業的實際操作和把握而言,只需要特別注意和關注新稅法中對于不采用權責發生制的特別情形以及雖采用權責發生制原則而另有特別規定的情形,而這些特別情形也是稅法和會計上有差異的部分。
由于這部分所涉及的內容較多,下面的介紹將主要集中在對新舊稅法中收入的確認有重要變化和調整的部分。以下分別具體地來看一看:
無論是原內資所得稅條例,還是外資所得稅法,對于應計的收入總額都采用正列舉的方法,主要強調的是企業的哪些收入類型應計入收入總額。而新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則調整和改變了原稅法的表述方式,改為對應納稅所得額中的收入做了總括性的規定,然后在扣除法規明確規定的“不征稅收入”和“免稅收入”之后,作為應計稅的收入額。這里面,應強調和注意以下幾點:
收入總額中應包括貨幣形式的收入和非貨幣形式的收入
將貨幣形式的收入確認為收入比較容易理解。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新稅法規定了非貨幣形式的收入,包括生物資產、無形資產等,也需要按照公允價值確定為企業收入總額的一部分,繳納企業所得稅。
新稅法中“不征稅收入”和“免稅收入”的含義及其區別
從字面上看,許多人認為不征稅和免稅的含義和結果是一樣的,都是沒有對涉及項目進行征稅,但在稅法上卻是有很大差異的。“不征稅收入”作為新稅法中新設概念,是指在稅法原理下永久性不征稅的項目,不屬于列入稅收優惠的范疇。而“免稅收入”則屬于國家應征稅的收入,屬于國家出于特殊的考慮給予一項特殊的稅收優惠范疇。了解這兩者的本質不同,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在實際操作時正確把握這兩項收入所對應的成本費用的不同扣除處理方式,也就是說,對于“不征稅收入”所對應的成本費用,由于收入不需征稅,則自然相關的成本費用也不得稅前扣除。而“免稅收入”所對應的成本費用,由于收入是應征稅但享受給與的稅收免稅優惠,則相關的成本費用是可以稅前扣除的。
收入總額確認的特殊情形和需注意的部分
如前所述,收入確認的基本原則是權責發生制原則,但稅法還會存在與會計確認收入有差異的部分,且會有不完全采用權責發生制原則的特殊情形。以下進行具體說明:
(1)不完全采用權責發生制原則的特殊情形包括: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及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接收捐贈收入、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分成方式取得的收入。
(2)銷售貨物收入確認時間與會計處理的差異
會計上,“商品所有權的風險轉移”是確認商品銷售收入實現的重要條件,需要考慮商品可能發生減值或毀損的可能。而從稅務角度看,這是企業的經營風險,不能由國家來承擔。所以,稅法對收入的確認就不能以“風險轉移”為必要條件。
會計上確認收入的第二個條件是“不再保留繼續管理權”,繼續控制的商品,不能確認銷售收入。而從稅務角度,不論是否控制商品,只要商品所有權發生變化,就應確認收入。
會計上確認收入的第三個條件是“相關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而從稅務角度,則強調收入成本要合理。
(3)所得稅中的視同銷售概念
新稅法在原內資所得條例的基礎上,調整和延續了所得稅中視同銷售的概念。也就是說,除國家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及將貨物、財產、勞務用于捐贈、償債、職工福利等,均應該視同銷售貨物、轉讓財產或提供勞務。與原內資所得稅條例不同的是,由于新稅法采用法人所得稅模式,因此,對于貨物、資產、勞務在同一法人實體之間的內部轉移,則不視同銷售,這也是與增值稅條例中的視同銷售定義有差別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開除員工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9交通事故皮外傷住院有期限嗎
2021-01-22外匯管制的對象是什么
2021-03-20車禍臉上二級傷殘賠多少錢
2020-11-19經過什么樣的流程才能申請取保候審
2021-01-06哪種情況下必須通過訴訟程序才能離婚
2021-01-01進行婚前財產公證有什么積極效果
2020-12-18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簽名只簽姓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6公司支付給個人勞務費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0-12-28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提前半個月辭職合法嗎
2021-03-10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分幾類
2020-12-14肇事罰單保險公司報銷嗎
2021-03-03沒有上崗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2中國的土地出讓使用年限分別有哪幾種
2021-03-09回遷地辦理土地轉讓的費用是多少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