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某因家中有事,決定向所在公司請假1天。當天,陸某騎摩托車到公司遞交書面請假條,經工段組組長批準、車間主任簽字同意后,離開公司回家,不料途中與一卡車相撞。受傷后的陸某經搶救無效死亡。事后,陸某的親屬要求公司為其申報工傷認定,可公司認為陸某的死亡不屬因工死亡,對其親屬的要求不予理睬。于是,陸某的親屬向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但能否被認定為工傷?
律師意見認為應該認定為因工死亡。理由是:陸某請假后離開公司,屬《條例》規定的“上下班”情形,陸某請假經批準后回家,與其平時下班后回家是同一情形。至于陸某是否真的走在回家路上,只要工傷認定部門調查時,確認其行走的方向及意思表示與《條例》規定相符,就應該推定為走在回家路上。再說,《條例》在規定“上下班途中”這個概念時,并沒有按《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規定的“在上下班的規定時間和必經路線上”來要求,而是規定得比較寬泛。所以,認定陸某的死亡為因工死亡是符合《條例》規定精神的。
因此,應該認定陸某為因工死亡。此案的關鍵問題是陸某受傷致死時是否屬于“在上下班途中”。根據《條例》第14條第6項的規定:職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乍看起來,陸某向公司領導請假后回家的行為本身不屬于工作完成后的下班回家概念,但是客觀分析起來,按規定請假也是職工的義務,從廣義上講,也屬職工向單位提供義務的范疇。因而,陸某履行請假義務時的往返路途屬于“上下班途中”。
關于上下班途中,原意是指從工作地到住所地的“家”的界定,考慮到“上下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依據《條例》第14條第6項的規定,應做擴大化理解,采用合理化的標準,而不是僅限于認為“上下班”就是上班了、下班了,其他情形一概排除在外。綜上,在本案中,易采用“有利于勞動者”的原則來認定工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土地出讓合同怎么寫
2020-11-10行政處分怎么提前解除或撤銷
2021-02-07管轄權異議可以郵寄提交嗎
2020-12-01危險駕駛罪所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0-12-12湖北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31訂婚后男方退婚彩禮是否退還
2021-01-11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商業銀行是否需要公布上一年度的經營業績
2021-02-09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有哪幾大注意事項
2020-12-07裝修工程預定合同簽字有效嗎
2021-03-15委托協議如何終止
2020-11-21取消繼承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意外傷害保險的條件
2020-12-21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2-09法律是如何規定土地轉讓合同的效力的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