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條 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以降級、撤職、調離工作崗位、解聘或者開除等方式實行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對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應當恢復其名譽和原有職務、級別。
【釋義】本條是關于單位負責人對會計人員實行打擊報復行為的處罰以及對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的補救措施的規定。
一、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會計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不得進行打擊報復。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是法律賦予會計人員的基本職責,也是保證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及其他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合法的重要手段,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的行為受法律保護。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應當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更不得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會計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實行打擊報復。但是在實踐中,一些單位的負責人受利益驅動,授意、指使、強令會計人員從事會計違法活動,并對忠于職守、堅持原則的會計人員采取各種手段進行打擊報復的情況比較普遍,不僅嚴重侵犯了會計人員的合法權益,同時也干擾和阻礙了會計工作的正常進行。為了支持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保護會計人員的合法權益,對單位負責人打擊報復會計人員的行為予以法律制裁是非常必要的。根據本條的規定,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會計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以降級、撤職、調離工作崗位、解聘或者開除等方式實行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對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應當恢復其名譽和原有職務、級別。這一規定,有利于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有利于維護會計人員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二、單位負責人打擊報復會計人員的刑事責任。根據《刑法》第二百五十五條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的領導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會計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實行打擊報復,情節惡劣的,構成打擊報復會計人員罪。構成本罪須具備以下幾個要件:(1)本罪的主體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的領導人。根據本法第五十條的規定,單位負責人是指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代表單位行使職權的主要負責人。這表明,單位負責人屬于《刑法》規定的領導人的范圍,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2)本罪的犯罪對象是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會計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這里所說的會計人員是指在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所設置的會計機構及其他機構中,或者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中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包括會計機構負責人。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總會計師也屬于會計人員。(3)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會計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實行打擊報復情節惡劣的行為。這里所說的打擊報復主要是指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會計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通過調動其工作、撤換其職務、進行處罰以及其他方式進行打擊報復的行為。這里所說的情節惡劣,主要是指多次或者對多人進行打擊報復,或者打擊報復手段惡劣,或者打擊報復造成嚴重后果,或者打擊報復影響惡劣等等。根據《刑法》的規定,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單位負責人打擊報復會計人員的行政責任。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會計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實行打擊報復,情節輕微,危害性不大,按照《刑法》的有關規定,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本條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行政處分主要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留用察看和開除等8種。對有上述違法行為的單位負責人,可以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這里所說的有關單位,是指其上級單位和行政監察部門。
四、對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的補救措施。對會計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的,除對單位負責人依法進行處罰外,還應當按照本條的規定,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主要包括:(1)恢復其名譽。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的名譽受到損害的,其所在單位或者其上級單位及有關部門應當要求打擊報復者向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賠禮道歉,并澄清事實,消除影響,恢復名譽。(2)恢復原有職位、級別。會計人員受到打擊報復,被調離工作崗位、解聘或者開除的,應當在征得會計人員同意的前提下,恢復其工作,被撤職的,應當恢復其原有職務,被降級的,應當恢復其原有級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法(2018修正)
2018-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聯合實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建立國際聚變能組織的協定》、《聯合實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國際聚變能組織特權和豁免協定》的決定
2007-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7-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
2002-08-29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
1992-04-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決議
1984-05-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武漢、九江、蕪湖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91-10-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1-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1995-10-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6-03-15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標志式樣和佩帶辦法
2018-11-0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
2019-04-23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11-12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
2000-08-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務院關于批轉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2012-06-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