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法第三十條規(guī)定,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給被檢舉單位和被檢舉人個人的,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釋義】本條是對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給被檢舉單位和被檢舉人個人行為的行政責任的規(guī)定。
一、檢舉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對違反《會計法》和國家統(tǒng)一的會計制度的行為進行檢舉,是各單位和公民的一項正當權利,是會計法和社會公德所提倡和鼓勵的,這有利于《會計法》的貫徹實施,有利于查處會計違法行為。同時,認真、及時處理各單位和個人的檢舉,是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收到檢舉的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及時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及時移送有權處理的部門處理,有關部門不得故意不理不問、拖延塞責。同時,收到檢舉的部門和負責處理的部門負有為檢舉人保密的義務,不得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給被檢舉單位和被檢舉人個人,以避免檢舉人受到打擊報復,損害其合法權益。對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給被檢舉單位和被檢舉人個人的,應當按照本條的規(guī)定追究法律責任。
二、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給被檢舉單位和被檢舉人個人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所謂行政處分是指國家機關根據(jù)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按照行政隸屬關系,對犯有輕微違法行為或者違反內部紀律人員給予的一種制裁。行政處分主要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留用察看和開除等8種。根據(jù)本條的規(guī)定,收到檢舉的部門、負責處理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給被檢舉單位和被檢舉人個人的,應當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視情節(jié)輕重,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3-03-17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2-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任免的名單(2009年12月26日)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0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敘利亞共和國政府文化合作協(xié)定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95修正)
199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現(xiàn)役軍官法(2000修正)
2000-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萊索托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1991修訂)
1991-04-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shù)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的決定
1987-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海南省的決定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已修定]
1993-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行政機關是否可以自行決定委托問題的答復
1996-11-05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臺灣省出席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xié)商選舉方案
2002-04-28營業(yè)性演出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民用核安全設備監(jiān)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全國經(jīng)濟普查條例(2018修訂)
2018-08-11出入境邊防檢查條例
1970-01-01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一(1999年)
1999-12-25企業(yè)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個體工商戶條例(2014修正)
2014-02-19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fā)《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規(guī)程》和《中小學校責任督學工作守則》的通知
2013-1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3-02-04國務院關于廣東省海洋功能區(qū)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