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標準如下:。年限計算標準:按職工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不足六個月,應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請注意,這是“在本公司工作的年數(shù)”,而不是“在本公司連續(xù)工作的年數(shù)”。微小變化表明,《勞動合同法》在計算工作年限限制時不再局限于“連續(xù)工作年限”。即使勞動關系中斷,工作年限也可以一起計算。根據(jù)《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勞辦發(fā)[1994]481號)的規(guī)定,工作時間不足一年的,按一年標準支付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以六個月為分界做出了不同的規(guī)定。工作時間超過六個月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對于不滿六個月的人,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比以前的“一刀切”規(guī)定(即一年)更為公平合理。補償期不再受限制。根據(jù)《違反和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勞辦發(fā)[1994]481號)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xié)商終止勞動合同的,最高經濟補償不得超過12個月;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后仍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最高經濟補償不得超過12個月。根據(jù)新法律,這兩起案件的經濟賠償沒有12個月的期限。工資計算基數(shù):根據(jù)《勞動合同違約和終止經濟補償辦法》(勞辦發(fā)[1994]481號)的規(guī)定,經濟補償?shù)墓べY基數(shù)計算標準是指在企業(yè)正常生產條件下,勞動者在合同終止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按本辦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時,勞動者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yè)月平均工資的,按照企業(yè)月平均工資標準支付。《勞動合同法》簡化了工資的計算標準,規(guī)定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這里的工資是指應付給勞動者的工資,一般包括:小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在實踐中,許多雇主將工人的所謂“最低工資”或“基本工資”作為工資計算基數(shù)是錯誤的。高收入者的計算上限:勞動合同條例規(guī)定,如果工人的月工資高于雇主所在地的直轄市或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雇員平均月工資的三倍,向其支付的經濟補償標準應為員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向其支付經濟補償?shù)淖铋L年限不得超過12年。在這里,《勞動合同法》只對高收入者的經濟補償在補償年限和補償基數(shù)上進行了限制,而對普通工人沒有限制。只要工人的月工資不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或設區(qū)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該地區(qū)工人平均月工資的三倍,就沒有“三倍”和“12年”的計算上限。《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guī)定,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guī)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應當在工作交接結束時支付。在實踐中,許多工人往往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離開,不履行工作交接義務。此時,雇主可以暫時拒絕支付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了經濟補償?shù)闹Ц稌r間,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用人單位的利益。在司法實踐中,此類案件很多。勞動者不履行工作交接義務,但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根據(jù)以往的司法實踐,支付經濟補償和履行工作交接是兩種不同的法律關系,用人單位不能因為勞動者不履行工作交接而拒絕支付經濟補償,這往往導致勞動仲裁機構或法院責令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但工人最終未能履行工作交接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辦學校的股權可以出質押嗎
2020-11-28交通賠償不起房屋抵押合同可以作為賠償嗎
2021-03-17民事訴訟立案后多長時間開庭需要收費嗎
2020-12-03締約過失責任是什么
2021-01-05贍養(yǎng)糾紛民事起訴書
2020-12-1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
2020-11-10訴訟保全可以查封到期債權嗎
2020-12-17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1-08怎么認定房屋中介欺詐
2020-11-13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原公司注銷工齡怎么認定
2020-11-09車輛損失險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18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海上保險合同的內容和包含的事項(很具體)
2021-03-10公交客車沒買保險能運客嗎
2021-01-25受害者加強險的拒賠情況有哪些
2021-03-01土地出讓和土地轉讓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0-12-172020年沒有修房子的怎么補貼拆遷款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