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被申請人辭職,在提交仲裁之前,未向申請人支付經濟補償。申請人已連續四年在被申請人處工作。《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規定,被申請人應當向申請人支付四個月的工資16000元。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終止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兩倍向勞動者支付補償。”因此,被申請人違反本法規定的,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兩倍向申請人支付3.2萬元的補償金。被申請人未依法與申請人簽訂書面合同的,應當雙倍支付工資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7條:“用人單位自錄用之日起一年內未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從雇傭之日起一個月的次日起至一年的第一天,每月向員工支付兩倍的工資,自雇傭之日起一年內,視為與員工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并應立即與員工補充書面勞動合同。”自2008年8月1日起,被申請人未與申請人簽訂勞動合同,也未在解雇前補充書面勞動合同。因此,從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被申請人應向申請人支付工資兩倍的未付部分44000元。被申請人應根據2006年8月1日和8月1日簽訂的勞動合同退還申請人的培訓費并支付違約金,2007年明確規定,甲方(被申請人)可以解除合同,除非“乙方(申請人)有下列情形:① 證明在聘用期間不符合聘用條件的;② 違反國家法律的拘留及以上處罰;③ 甲方應賠償乙方因“玩忽職守或瀆職給甲方造成不利影響或經濟損失”造成的經濟損失5000元。因此,如果申請人在沒有違反本協議的情況下被解雇,被申請人應支付經濟損失賠償金此外,雙方明確約定,在簽訂合同時,申請人應向被申請人支付2000元的在職培訓費,合同期滿后應退還。但到目前為止,被申請人應退還但未退還
四、關于社會保險繳費
勞動法第72條,社會保險基金的來源應根據保險類型確定,并逐步實施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國務院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規定:“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單位必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被申請人未依法為申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的,被申請人聲稱已支付《勞動合同法》第50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被申請人確已繳納保險的,應當辦理相關手續。因用人單位過錯未辦理養老保險的,因養老保險中斷造成的損失由被申請人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直被電話騷擾,報警是否能處理
2020-12-17公證業務范圍有哪幾種
2021-01-20新婚姻法有沒有事實婚姻
2020-11-08協商解約不成怎么處理
2020-11-28預付款在法律上是否可以是全部金額
2020-12-08哪些財產是不可繼承的?
2021-01-25離婚時,經濟適用房如何分割?
2021-02-09小產權房子能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08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2021-01-09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勞動糾紛處理的相關程序有哪些
2020-11-18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保險合同全部是附和合同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