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協商解除
根據《勞動法》第36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可以看出,如果雙方協商一致,雇主可以合法終止合同。法律原因
如果發生法律原因,雇主也可以根據法律規定終止勞動合同:
1員工有主觀過錯
如果員工有以下主觀過錯,用人單位可以在不事先通知勞動者的情況下依法解除勞動合同:
1)經證明在試用期內不符合勞動條件的
2)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3)嚴重失職,徇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4)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嚴重影響本單位完成工作任務的,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以欺詐、脅迫或者利用他人危險的手段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6)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2。員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工單位應當提前通知解除合同,只要雇主提前30天書面通知雇員或支付額外的一個月工資,雇主就可以合法終止勞動合同:
1)雇員生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或者用人單位安排的其他工作的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培訓或者調整后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3)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的,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雙方協商不能就修改勞動合同達成一致
3。用人單位瀕臨破產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時,只要依法履行相應程序,勞動合同可以解除。但是,即使用人單位因法律整頓瀕臨破產或者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也應當提前30天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可以裁減人員
三、約定理由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合同中約定解除合同事項的,在約定事項出現時,勞動者有權依法解除合同。但是,必須注意的是,沒有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不應規定法定終止條件作為終止條件
提示:例外
但是,應提醒的是,即使雇主有合法理由終止上述合同,也有一定的限制,即員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1)因工負傷,確認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2)患病或受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
3)懷孕、分娩和哺乳期間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財產損失評估費誰承擔
2021-01-26交通事故庭外調解流程有哪些
2021-02-12合同債務常見風險有哪些
2021-03-08何謂家庭冷暴力?發生家庭冷暴力怎么處理
2020-12-05外聘員工發生工傷單位怎么處理
2021-02-17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載同事上班遇車禍判賠153萬之律師說法
2021-02-10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2021-01-17投保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要不要賠償
2021-02-18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保險標的不同
2021-02-05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法定義務
2020-11-15保險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1-20事故車停運,能要求保險公司賠償間接損失嗎
2020-11-09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05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強制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7網上投保意外險得不到賠償怎么辦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