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相關法律知識:工作時間的分類
1、標準工作時間(標準工時)是指法律規定的在一般情況下普遍適用的,按照正常作息辦法安排的工作日和工作周的工時制度。我國的標準工時為勞動者每日工作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44小時,每周至少一天休息日。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每日工作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準。
2、縮短工作時間是指法律規定的在特殊情況下勞動者的工作時間長度少于標準工作時間的工時制度。即每日工作少于8小時。縮短工作日適用于:(1)從事礦山井下、高溫、有毒有害、特別繁重或過度緊張等作業的勞動者;(2)從事夜班工作的勞動者;(3)哺乳期內的女職工。
3、延長工作時間是指超過標準工作日的工作時間,即日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每周工作時間超過40小時。延長工作時間必須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
4、不定時工作時間和綜合計算工作時間。不定時工作時間,又稱不定時工作制,是指無固定工作時數限制的工時制度。適用于工作性質和職責范圍不受固定工作時間限制的勞動者。如企業中的高級管理人員、外勤人員、推銷人員部分值班人員,從事交通運輸的工作人員以及其他因生產特點、工作特殊需要或職責范圍的關系,適合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職工等。綜合計算工作時間,又稱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是指以一定時間為周期,集中安排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的工時制度。即分別以周、月、季、年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但其平均日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準工作時間基本相同。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職工,可以實行綜合計算工作日:(1)交通、鐵路、郵電、水運、航空、漁業等行業中因工作性質特殊,需連續作業的職工;(2)地質及資源勘探、建筑、制鹽、制糖、旅游等受季節和自然條件限制的行業的部分職工;(3)其他適合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職工。
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企業,應根據勞動法的有關規定,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履行審批手續,在保障職工身體健康并充分聽取職工意見的基礎上,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輪流調休、彈性工作時間等適當方式,確保職工的休息休假權利和生產、工作任務的完成。對于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勞動者,企業應根據標準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勞動者的勞動定額或其他考核標準,以便安排勞動者休息。其工資由企業按照本單位的工資制度和工資分配辦法,根據勞動者的實際工作時間和完成勞動定額情況計發。對于符合帶薪年休假條件的勞動者,企業可安排其享受帶薪年休假。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企業,在綜合計算周期內,某一具體日(或周)的實際工作時間可以超過8小時(或40小時)。但綜合計算周期內的總實際工作時間不應超過總法定標準工作時間,超過部分應視為延長上班時間,并按勞動法第44條第(1)項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按勞動法第44條第(3)項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而且,延長工作時間的小時數平均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解散如何追繳未繳出資
2020-11-21合同生效后有異議怎么辦
2020-12-04合同糾紛是否能提起侵權之訴
2021-02-03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勞務派遣職業病如何認定
2021-01-25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被保險人范圍及人壽保險理賠申請人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1投保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要不要賠償
2021-02-18保險合同的變更可以表現為什么
2021-02-17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把人撞傷理賠后不服怎么辦
2020-11-18如何挽救盜搶損失
2021-02-25保險公司組織形式是如何的
2021-02-17人身保險受益人為配偶,離婚后受益人怎么認定
2020-12-16承包的土地被征收有補償嗎
2021-02-07土地轉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的
2020-12-09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有哪些方式
2021-03-14城市房屋拆遷和農村宅基地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1-20國家對拆遷安置補償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2政府對拆遷項目有哪些補助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