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第八十七條的規定,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經濟補償標準的兩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延伸補充:
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用人單位應辦理的手續有哪些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國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勞動者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制度。”
《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勞動法》對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手續辦理沒有作出明確規定。有關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手續辦理散見在勞動部一些規章中。勞動部1992年《企業職工檔案管理工作規定》(勞動部勞力字[1999]33號)第18條規定,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在1個月內將職工檔案交其新的工作單位或者其戶口所在地街道勞動部門。勞動部1996年頒布的《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在勞動者履行了有關義務終止、解除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出具終止、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作為該勞動者按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和失業登記、求職登記的憑證。證明書應寫明勞動合同期限、終止或解除的日期,所擔任的工作。如果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可以在證明中客觀地說明解除勞動合同的原因。上述這些規定并不完善,對于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時,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工作交接過程中雙方享有的權利和義務、勞動者檔案移交和社會保險手續轉移期限以及當事人不履行法律規定義務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等都沒有明確規定。因此,《勞動合同法》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了完善:
(1)明確提出,要求國家采取措施,讓勞動者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隨勞動者在全國范圍內流動。這樣,一旦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勞動者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可以隨勞動者轉移到新工作單位和新的地區,養老保險利益不受損失。
(2)不僅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負有出具證明、轉移檔案和社或保險手續,而且設定期限的要求。
(3)明確規定了勞動者要按約定辦理交接的義務。
(4)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妥善保管有關勞動合同文本,接受檢查監督的義務。
如果您還有疑惑,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歡迎您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被上市公司收購了還能再上市嗎
2021-01-20刑事案件律師的收費標準
2020-12-21非上市公司可以實行股權激勵嗎
2020-12-12炒股盈利怎么算
2021-03-07訴訟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4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繼續賠償費用問題
2020-12-17保定交通事故專業律師:怎樣預防交通事故
2020-11-24法院可以封失業金賬戶嗎
2021-02-03境外人員國內購房政策有哪些調整,外籍人士購房條件又有哪些
2021-01-15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保險公司是否應被追加為被告
2021-02-25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三條是怎樣的
2021-03-24怎樣選擇保險代理人
2021-03-09買了保險之后可以退保嗎
2021-03-05河道灘涂地的權屬確認
2021-02-18違章建筑的拆遷流程是什么
2020-11-29江門蓬江區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2-08拆遷戶房子過戶的法律規定
2020-11-09以前居住或得到安置現在戶口所在地還能不能享受拆遷安置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