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中的先合同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1、協力義務
即締約雙方共同盡力促成合同締結成功的義務。“在契約締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導致合同最終不能成立的情況。如發現新的伙伴、提出新的要求等,不斷的修改協議會導致合同的締結無限期的拖延,要求對方出讓某些利益或使對方承擔更多的債務等。若當事人一方無力或無意締約的情況下,惡意談判或惡意終止談判損害對方的利益并且該行為有證據證明的,這就違反了協力義務。
2、告知義務
即情報提供義務,其包括:不向對方做出錯誤的意思表示的義務,這是告知義務最基本的解釋。如不欺詐的義務,不作錯誤陳述的義務等。合同訂立之前重要事項的告知義務。使用方法的告知義務,主要指產品制造人應在其產品上附使用說明書或向購買人告知使用方法。瑕疵告知義務。即對物品的缺陷和不安全因素有告知義務。對于某些特殊的合同,如保險合同、公司認股合同、廣告推廣式買賣合同等,其中的一方當事人,必須負責詳細陳述各種與合同的有關的情況的正面義務。
3、保護義務
即在締約過程中當事人應當善盡必要的注意義務,相互促進,保護對方人身及財產權利不受侵犯,同時,不得濫用經濟上的優勢地位,脅迫對方,對對方施加不當影響或利用對方和無經驗或急迫需要,而取得不當利益。即近幾年在我國法院審理的經濟糾紛案件中類似消費者在商場內行走或乘坐電梯發生人身傷害事故日漸增多。如果不在締約過失責任中規定保護義務,而要用侵權責任的規定,就會在舉證責任方面存在困難,不利于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因此有必要完善先合同義務的立法。
4、保密義務
即對締約談判過程中知悉的對方的個人身份、財產狀況、商業秘密、技術秘密等信息不得向外界泄露或擅自使用。由于締約過程中“當事人為締結契約而相互接觸磋商之際已由一般普通關系進入特殊聯系關系,相互之間建立一種特殊信賴關系”。因此,了解了對方一些局外人不可能知道的情況。按照誠信原則,不得泄露和不正當使用,否則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以誠信原則為依據的先合同義務,遠不止以上幾種。在具體實踐中,基于誠信原則的彈性,還有更多的具體義務。如照顧、忠實義務等。因此必須深刻認識誠信原則并用其衡量才能保證法律的公正。
先合同義務包括主觀義務和客觀義務兩個方面。
主觀義務是指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合同成立之前,締約人必須始終以誠實信用的心態積極接觸磋商,最終目的是為了促成合同的成立,而不能以不正當競爭、刺探商業秘密等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意圖惡意磋商。例如,在要約人發出的要約到達受要約人后,受要約人須對要約的條件及時做出真實意思表示,同時主觀上應該是本方要么及時通知要約人接受要約或者拒絕要約,要么在承諾期限內不做出承諾。如果受要約人違背這項義務則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先合同有四大義務來根據合同的誠信原則履行。有主觀義務和客觀義務兩方面。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林地耕地征收土地時如何認定
2021-02-12涉外婚姻財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11被人騙婚可以撤銷婚姻嗎
2021-03-03侵犯病人隱私權包括哪些
2020-12-15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哪些行為屬于商標侵權
2021-01-29請問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報贍養
2021-01-20交通事故異地被起訴如何應訴
2021-01-21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試用期離職被壓了一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1-02-04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什么是無過失責任險
2021-02-14保險經紀人的組織方式有哪些
2021-03-19車輛貶值損失保險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4交強險被保險公司拒賠,怎么維權
2021-03-05土地作價入股算轉讓嗎
2020-11-09商業拆遷的補償就要高一些嗎
2021-01-18拆遷安置房怎么辦理房產證
2020-12-11拆遷中違章建筑享有補償嗎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