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概念
只要沒有出現法律規定的條件或者雙方約定的條件,雙方當事人就要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一旦出現了法律規定的情形,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同樣能夠解除。
由于缺乏對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制度的正確認識,不少人認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一經簽訂就不能解除。因此,很多勞動者把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視為"護身符",千方百計要與用人單位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另一方面,用人單位則將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看成了"終身包袱",想方設法逃避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法律義務。
本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在現實中有很多用人單位為了逃避義務,使勞動關系處于一種不明確的狀態,在發生勞動爭議的時候也無據可查,經常有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情況發生。對此,本法作了相關規定。對于已經建立勞動關系,但沒有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情況,要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應當按照企業的或者行業的集體合同規定的標準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作規定的,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實行同工同酬。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但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二倍的月工資。
二、解除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兩種情形
1、協商解除
補償標準:
參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2、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或終止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補償標準:
參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租賃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6土地抵押的期房能備案嗎
2020-12-16單方面離婚申請書
2021-01-27撫恤金誰有權領取
2021-01-08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工資4000,欠債不還強制執行多少
2021-01-11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交通事故肇事者賠償后保險公司是否適用損害填補原則
2021-03-04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保險對方車主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1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由哪些主體承包經營?
2021-02-28土地流轉協議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7不服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可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1-01-13征地拆遷補償標準低怎么提高
2021-03-24公租房拆遷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