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過程中各司其職,其實對整體工作來講是很有幫助的,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現實中有的員工在未通知用人單位的情形,就私自離職直接不來上班,這對工作的開展并沒有什么好處,另外也會給單位造成一定的損害。那如今員工私自離職勞動合同解除會有什么后果呢?詳細內容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員工私自離職勞動合同解除有什么法律后果
員工擅自離職,而用人單位沒有及時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與員工的勞動關系,在法律上依然存續。
對員工來說:實際付出勞動的工資待遇、離職證明等拿不到。
對企業來說:若員工在外發生人生意外傷害,尤其是死亡的,單位有涉及賠償責任的風險。
二、員工擅自離職的應對方法
1、單位以書面的形式送達通知書
遇到員工擅自離職的,用人單位應當以書面形式送達通知書,限定員工在指定是時間內回公司上班,并提出如限期內不上班的處理措施。
2、員工擅自離職達到辭退標準的
用人單位應當將解除勞動關系的事宜公開,并以書面形式送達離職通知書給員工,通知其前來辦理交接工作以及離職手續。
通知書的送達,用人單位應采取掛號信或EMS形式,將通知書送達至員工信息登記的住址、身份證地址,或者經濟聯系人地址,并保存好回執。送達日期,以簽收日期為標準。若員工不簽收,或郵寄信被退回,用人單位應當完好保留郵寄信,如有爭議發生,至開庭時方才當仲裁員的面打開郵寄信,以證明用人單位履行了通知義務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意愿。必要時,用人單位可以在報紙上登聲明,自通告之日起滿30天視為送達。
另外,如果員工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的,造成用人單位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申請仲裁,要求員工賠償損失。如果用人單位為員工支付了培訓費用,而員工未到期離開的,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賠償培訓費。如果員工未與公司辦理離職手續就到其他公司上班,造成原公司損失的(有實際數字證據),公司可以要求員工賠償損失。
哪些情況下企業解除勞動合同不用付賠償金?
工傷期間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補償呢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應注意什么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鑒定費用多少費用
2020-11-25發律師函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09律師風險代理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05股權變更提交資料后能否撤銷
2021-02-18婚前財產協議要怎么樣簽訂
2021-01-11兒子死后賠償款能當贍養費嗎
2021-01-12交通事故出院發票歸誰
2021-03-03學生在學校受傷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2-03什么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0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哺乳期員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16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傷者死亡駕駛員駛離現場全責保險公司怎么賠付
2021-01-16分紅率和儲蓄利率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9電子保單好不好呢
2021-02-08保險公司賠付不及時,需要賠償其損失嗎
2021-01-22變更受益人未書面通知保險人不影響其效力嗎
2021-01-21租賃承包地后未兌現租金又轉租他人,農戶能要回自己的承包地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