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是勞動者處理勞動關系方面的重要法律文件,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錄用勞動者后,必須為其繳納社會保險。如果不繳納社保,企業涉嫌違法。這方面,勞動合同法也有所規定,那么勞動合同法社保方面的規定是什么?下面我們一起聽聽小編的看法。
一、勞動合同法社保方面的規定是什么?
1、根據《勞動法》第七十二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2、《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3、《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規定,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4、如果用人單位違反有關規定,勞動者可以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如果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產生勞動爭議,可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二、社會保險基數如何確定?
社保的繳費基數,是指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于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
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與當地的平均工資數據相掛鉤。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確定的。每年確定一次,且確定以后,一年內不再變動,社保基數申報和調整的時間,一般是在7月。
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一半則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在我國,繳費基數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申報,依法對其進行核定。
綜上所述,在勞動合同法社保方面的規定中,明確指出雙方簽署勞動合同的時候,應該包括社會保險條款。企業不履行繳納社保義務的,職工有權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并向企業主張經濟補償金。具體金額以職工的工作年限為準,每增加一年,企業要多支付一個月的工資。
退休工資如何計算,退休領取社會保險養老金要哪些條件
社會保險法實施細則
《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政策問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收購轉讓程序是什么
2021-01-09強拆在法律上屬于什么樣的概念
2020-11-24長期公款私存違法嗎
2020-11-12抵押物能否重復抵押
2021-02-15反擔保協議(一)
2020-12-31關于職工死亡撫恤金如何計算
2020-12-14保定交通事故專業律師:怎樣預防交通事故
2020-11-242015年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與精神損害撫慰金標準
2021-03-25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離婚后撫養費標準
2021-02-09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義務是什么
2020-12-22商業銀行貸款應遵循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7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學生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30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經營權證不一致如何解決
2020-12-08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建筑公司可以將勞務分包給無資質的個人嗎
2021-03-11對工傷認定不服可申請仲裁嗎
2021-02-11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