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本人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雙倍工資,如果勞動者本人死亡,他的近親屬是否具有主張二倍工資的主體資格呢?下面就跟著律霸一起看看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去年7月,張某到某建設有限公司從事小工工作,雙方約定張某工資為2800元每月,但一直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10月22日晚,張某在下班回家途中與一轎車發生碰撞受傷,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今年9月,張某之父、張某之子、張某之妻作為申請人,向當地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請求某建設有限公司支付未與張某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4853元。最終,仲裁委支持了張某親屬的二倍工資的仲裁請求。
勞動者死亡后,其近親屬為何有權利主張其生前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其法律依據在于:
從勞動立法本意來看,《勞動合同法》、《調解仲裁法》等相關法律都將“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作為其立法的根本目的,通過法律要促使用人單位主動履行簽訂勞動合同的義務,從而達到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之目的。
從二倍工資的性質來看,《勞動合同法》第82條第1款規定:“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1個月不滿1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從法條中我們可以明確看出,二倍工資的構成具有雙重性,其中第一倍的工資應是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第二倍工資則是對用人單位在法定期限內不履行其法定義務而應支付的懲罰性賠償金,自用人單位違法行為產生之日起至違法行為結束之日止,這是用人單位必須支付的違法成本。本案中,某建設有限公司因未與張某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其違法行為直接導致二倍工資的產生,并一直持續到張某死亡時終止,張某的死亡只能是導致其作為勞動者主體資格的滅失,但是其在勞動者主體資格存續期間已產生的、可確定的賠償金應作為其合法的個人財產。
從本案主體來看,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5條規定:“勞動者死亡的,由其近親屬或者代理人參加仲裁活動。”本案中,張某近親屬作為申請人,主張二倍工資的差額具備了合法的主體資格。
職業病職工工資福利待遇
產假期間的工資福利等相關問題
工傷在停工留薪期內的,用人單位能否減少其原工資福利待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回遷房補房款有期限嗎
2021-03-19實習期懷孕了怎么辦
2021-02-11工人在下班期間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13無錢還債擔保公司拖車合法嗎
2021-03-21督促程序和簡易程序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4公司讓孕婦離職違法嗎
2021-02-26裝修工人失誤造成業主損失誰賠償
2021-01-24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現狀及情況分析
2021-03-06企業固定資產保險賠償如何計算
2021-03-20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什么是保單現金價值呢
2021-03-17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人是什么
2021-02-25有土地出讓金的房子房價高嗎
2021-03-25土地轉讓新政策是什么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