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撤訴后,勞動者可以再申請勞動仲裁。但是勞動者申請仲裁,已過仲裁時效,用人單位可以援引仲裁時效抗辯,而使勞動者部分主張不被支持?!?/p>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申請仲裁會導致仲裁時效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撤訴后,勞動者可以再申請勞動仲裁。但是勞動者申請仲裁,已過仲裁時效,用人單位可以援引仲裁時效抗辯,而使勞動者部分主張不被支持。
羅浩律師建議:為了緩和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勞資沖突,國家設置了勞動爭議仲裁前置的程序,希望通過勞動仲裁將大部分勞動爭議在仲裁階段解決。勞動者應注意申請勞動仲裁的仲裁時效,各地對于不同的仲裁申請,可能有不同計算仲裁時效的方法,勞動者最好在勞動爭議發生后,第一時間申請勞動仲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仲裁時效】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不過,大家不要認為:既然撤訴后,還能再訴,就可以在勞動仲裁期間隨意撤訴。因為盡管申訴人撤訴時,可能還享有再訴的權利,但撤訴時的仲裁費是由申訴人承擔的,申訴人撤訴的次數越多,負擔的仲裁費也越多。所以,申訴人不要輕易撤訴,最好是在自己的權利實現以后,再決定撤訴,只有這樣,才能既能免打官司耗資費力,又能順利地、經濟地實現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的目的。
并不是所有的請求勞動仲裁都是受理的。比如住房公積金糾紛,勞動仲裁并不受理。那么,一個申訴人在確定仲裁請求時,就應當知道這些情況。不過,就社會保險爭議糾紛而言,如果你在仲裁時沒有提出來,直接去法院訴訟的話,法院也是不受理的。確定申訴請求有大學問。勞動爭議案件有多種,每一種勞動爭議案件的申訴請求的確定方法都有不同,但是確定的原則有以下幾種。對于那些仲裁不受理,法院也不直接受理的請求,可以在仲裁時堅持申訴,然后仲裁完了之后,再去法院訴訟。當然,這種方法有點迂回,不過,這也是在目前仲裁機關與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圍不銜接、不統一的這個法治大環境下,為了充分維權,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未交社保辭職馬上走可以嗎
2020-12-07出現醫療事故怎么投訴
2021-02-07行政強制算是屬于行政處罰嗎
2020-12-30房產糾紛律師收費標準
2020-12-11公司法司法解釋四有哪些新內容
2021-01-18軟件著作權對評職稱有用嗎
2020-12-08盜用場地圖片侵犯什么權
2021-01-08取保候審的最新法律規定
2021-02-27終結執行裁定書法律效力大么
2021-02-17單位不服勞動仲裁后向法院起訴,法院會受理嗎
2020-12-18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合同債權質押是怎樣的
2021-01-15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1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過期”理賠訴訟如何判
2021-01-26被保險人喪命誰能依法獲賠
2021-03-26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呢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