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仲裁的終局裁決有哪些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按照該法第四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用人單位如果有證據證明上述范圍內的仲裁裁決有法定事由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從對用人單位訴權處理的角度看,仲裁裁決具有了終局的效力。
但是,該法第四十八條又規定:“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從對勞動者訴權處理的角度看,只能說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就這部分勞動爭議所作出的仲裁裁決部分地具有終局的效力,是一種附條件的仲裁終局模式,所附的條件就是仲裁裁決作出后,勞動者一方未向法院起訴。
二、勞動仲裁時效中斷的情形有哪些
1、已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包括向用人單位或上級機關申訴、向對方發律師函等方式。例如職工對解除勞動合同決定不服,向用人單位(或上級領導機關)提出申訴,屬于“有正當理由”。職工對于用人單位(或上級領導機關)重新答復不服而申請仲裁的,重新答復的時間應視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詳見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臨時工的用工形式是否存在等問題的請示》的復函)。
2、已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如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請求調解、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3、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即對方承諾在某一時間履行義務等,要搜集能夠證明對方承諾的證據,例如可以通過錄音取證。
4、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超過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以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經貿委、公安部、全國總工會《關于認真貫徹勞動法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通知》)。例如申訴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沒有法定代理人等。
5、撤訴案件的時效起算時間。當事人撤訴或者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當事人就同一仲裁請求再次申請仲裁,只要符合受理條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再次立案審理,申請仲裁時效期間從撤訴之日起重新開始計算(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已撤訴的勞動爭議案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否可以再受理的復函》)。
6、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未出具書面通知期間。用人單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25條第四項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發生爭議的,勞動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期限應當自收到解除勞動合同書面通知之日起計算(《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期限應當如何起算問題的批復》,自2004年7月29日起施行)。
保全申請有利于勞動者在勞動爭議中獲得主動權。勞動者可以在申請勞動仲裁時申請對用人單位實施財產保全。用人單位被保全財產后往往能夠主動與勞動者洽談付款事宜。同時結合終局裁決的條件,用人單位往往能夠更快的與勞動者達成和解付款的協議。
勞動仲裁不同意調解多久裁決?
勞動仲裁訴訟時效是多久
最新工傷勞動仲裁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徒給師傅幫工是否應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21被正式批捕就一定會判刑嗎
2020-12-26前罪緩刑期間再犯罪是否構成累犯
2021-03-19怎么處理未婚同居期間的債權債務?
2021-02-02宣告死亡的申請人范圍
2020-11-22交通事故監護人有權簽署諒解書嗎
2020-12-17交通事故私了后可不可以繼續要求賠償
2021-02-07工傷事故多久終止合同
2021-03-11法律是如何規定虐待的
2020-11-21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單位違約怎么解除合同
2021-03-19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終止勞動關系領取失業保險條件
2020-12-31公司單方調崗降薪是否屬于違法
2021-01-20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交保費未出保單合同是否成立
2021-03-22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