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為了提高辦事的效率,我國關于各個方面基本上都規定了一個時間的限制,比如說工傷認定的話也是有個時間的限制的。但是很多普通老百姓發生工傷之后著急著去要求賠償,但是對這方面并不是特別了解,很多人想知道。提出工傷認定時間是怎樣進行規定的?
一、提出工傷認定的時間限制
認定工傷是用人單位應當在發生事故之日起30日內向所在地的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沒有在規定時間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從業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發生事故傷害之日起1年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用人單位或者從業人員等無正當理由超出1年申請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受理;用人單位或者從業人員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目前不受時效限制,今后國家或者本市對工傷認定申請時效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二、逾期提出工傷認定有什么后果
工傷認定申請是從業人員應當享有的合法權利,不能因為個別用人單位對從業人員權利的漠視而被剝奪,《工傷保險條例》和《實施辦法》規定,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從業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的工傷認定申請時限為1年。為了督促用人單位及時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的申請,《工傷保險條例》和《實施辦法》規定,對用人單位逾期未提出工傷認定的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工傷保險實行的是雇主責任原則,為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從業人員及時申請工傷認定是《工傷保險條例》和《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 規定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工傷事故發生或者職業病被確診以后,要求用人單位在規定的時間內申報工傷認定申請,有利于加強對用人單位安全生產的監管,便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搜集與分析有關證據,盡快查明事情的真相,及時保護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
首先,小編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工傷認定應當是用人單位在事故發生之日起30天之內向當地的勞動行政部門來提起這個工傷認定的申請。除此之外,小編還給大家介紹了一下,如果超過這個時間提出工傷認定的后果。
2020年工傷保險條例
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后可否索賠
2020年最新工傷保險條例實施細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合伙協議約定有效,應當承擔支付退伙人投資款和利潤責任
2021-03-21民辦學校破產清算之若干法律問題初探
2021-02-01涉外撫養權糾紛
2021-02-04包攬合同人身侵權怎么賠償
2020-11-27哪些原因導致公司并購
2021-01-19原產地標記與商標的區別
2020-12-13公司房產抵押貸款程序是什么
2021-03-01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合同擔保的擔保方式有哪些呢
2020-11-17房子在訴訟當中可以抵押嗎
2020-12-10合作協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1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公司沒簽合同員工主動離職可以告公司嗎
2021-01-17辭退職工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24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標的
2021-01-10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如何定性保險利益
2020-12-03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區域保險貿易對WTO保險貿易體系的威脅與挑戰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