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勞動保障當中所提到的非因工傷死亡,其實指的那些不能認定為是因為工作而導致職工不幸死亡的其他原因,比如說常見的地址災害、交通事故、恐怖襲擊等各種非工作上的原因而導致的職工死亡。
在職工非因工傷死亡之后,是能夠獲得一定的補償的。
按照我國現行的勞動保險方面的條例規定,職工在死亡之后是可以獲得一定數額的喪葬補助費的,其具體的數額一般是按照該職工在死前所能獲得的職工平均工資的兩個月為準,也可能會因為各個省、自治區或者是直轄市的規定標準而有所不同。
第二項補償就是可以獲得一次性的撫恤金。這筆撫恤金的數額,一般是會根據職工死亡的具體性質來確定,如果是因為生病而死亡的情況,那么可以獲得以病故時的工資為標準乘以十進行發放;如果是因為公事而犧牲的,就按照犧牲的時候的標準發放二十個月的工資作為補償;如果是被批準為革命烈士的職工,那么就會按照其犧牲時的標準發放四十個月的工資作為補償。
通常情況下,在國家機關工作的職工死亡之后,這筆補償金會由其家屬戶口登記地向對應的民政部門進行發放;如果是事業單位的職死亡的話,這筆補償金就應該由其原來工作的單位進行發放。
第三項補償就是遺屬的生活困難補助費。在職工不幸死亡之后,其遺屬存在有生活上的困難的,應該要由死者生前所工作的單位,根據“困難大的遺屬,就多補助一些;困難小的遺屬,就少補助一些;沒有困難的遺屬,就不補助”的原則,給其遺屬定期或者是臨時性的補助。
這筆補償費用的標準,一般是按照能夠維持遺屬所在地人民普通生活水平為基本原則,具體的標準一般是由各個省、直轄市或者是自治區自行規定。在中央國家機關或者是該機過所屬的事業單位中工作的職員,都應該按照當地的標準進行補償費用的發放。
能夠享受到這筆補助費用的具體人數,是根據職工的直系親屬來進行劃分的,但是其總額一般是不能超過職工在死前能夠獲得的工資的。
以下幾種情形當中的親屬,都應該算作為職工應該要供養的直系親屬,是能夠享受到相應的勞動保險待遇的:
第一種是職工的祖父、父親或者是丈夫已經滿了六是周歲,或者是已經完全喪失了相應的勞動能力的;
第二種是職工的祖母、母親或者是妻子并沒有從事有一定報酬的工作的;
第三種是職工的子女,既包括了職工的婚生子女,也包括了職工非婚生的子女和養子女、以及有直接血緣關系的弟妹等還沒有滿十六周歲的;
第四種是職工的孫子女還沒有滿十六周歲的情況下,其父親已經死亡,或者是完全喪失了相應勞動能力的,而母親又沒有從事有一定報酬的工作的。
非工傷死亡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最新非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未簽勞動合同死亡賠償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預審需要哪些手續
2020-12-20租房有停車場很吵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3包攬合同人身侵權怎么賠償
2020-11-27船舶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1-03-21欠條模板是怎樣的
2020-12-112020婚姻法規定離婚共同財產分割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06申請出國結婚需哪些證明材料
2021-01-02贍養包括小孩嗎
2021-02-07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有什么
2021-02-19什么是涉外繼承?
2020-12-19單方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2-17聘用中國雇員勞務合同范本
2020-11-11實習期過后工資會不會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增加
2021-02-05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猝死在不在意外險理賠范疇
2021-02-08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違規超車出人命保險賠嗎
2021-02-09家中失火保險可以賠嗎
2021-01-24意外事故保險的賠付是怎樣的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