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公司的股東在出了資或者其他要素之后,就可以參與公司的重大事項的決策,等著公司的分紅,但是現實生活中也存在著股東在公司擔任一定職務并且獲得勞動報酬的情況,股東出于各種原因為公提供勞動的這種現象很常見。那么今天小編就來為您分析一下股東屬于勞動關系這一問題。
如何看待股東存在勞動關系
觀點一:勞動關系成立
公司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股東,股東接受公司的管理,從事公司安排的有勞動報酬的勞動。故股東與公司之間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人格從屬性和經濟從屬性,雙方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其權利義務關系受勞動法律法規的調整。
根據《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上述法律條文規定的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觀點二:不成立勞動關系
1、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的規定,勞動者主張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均為合法主體的前提下,應當至少滿足三個必備條件:
(1)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
(3)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
通常情況下,股東為公司提供勞動的目的有兩種可能性:
一種是在公司人員不足或認為自己進行經營管理對公司更有利,自愿為公司提供勞務為了獲取更多分紅;
另一種單純是為了獲取勞動報酬。
所以股東要求確認與公司存在勞動關系,必須排除第一種可能性,即股東應當舉證證明其與公司之前存在建立勞動關系的合意,并且還需結合是否存在實際用工的行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是否存在人身隸屬性,即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等方面綜合判斷。
綜上述,對股東屬于勞動關系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股東與公司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不可一概而論,要視具體情況。其實也就是判定事實勞動關系是否成立,那么再具體案例中我們只需要去證明股東與公司之間滿足事實勞動關系的所有要件或者不滿足某一條,就可以判斷勞動關系是否存在了。更多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買房商業貸款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6違規造成的工傷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16監事會怎樣設置
2020-12-19公司合并后的稅務事項該怎么處理
2021-02-04連帶責任范圍大于補充責任嗎
2020-12-02法院強制執行還調解嗎
2020-11-11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無證駕車撞傷行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7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定義
2021-01-14皮革制品是否屬于保險范圍
2020-12-28交通意外保險協議
2020-11-24印刷品加工承包合同的范本內容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