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某應梁某的要求,自帶拖拉機為梁某經營的個人門市運送糧油,糧油運至門市后,按照行業慣例崔某進行了卸貨,在卸油桶時崔某被油桶砸傷右腳,后入院治療花費人民幣若干,而梁某以“沒有要求崔某卸貨”、“已口頭阻止崔某卸貨”為由拒絕賠償。
【分歧】
關于上述案件,有以下兩種不同觀點:
第一種認為,崔某為梁某卸貨實屬提供勞務的行為,勞務分為有償和無償,崔某在貨物運達后,根據行業習慣為梁某卸貨屬無償勞務,同時,崔某為梁某運貨的行為不符合運輸合同的條件,理由在于崔某是用自己的手扶拖拉機從事運輸業務,拖拉機不具備運輸設備的條件,故其運輸不構成運輸合同關系,仍是一種勞務關系。《侵權責任法》第35條規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梁某有盡到一定的勸說義務,因此可以適當減輕梁某的責任。
另一種觀點認為:首先,雙方構成運輸合同關系。作為承運人,崔某有義務將貨物安全運送到指定地點,同時根據運輸行業習慣,崔某也有義務履行相應必要附隨義務,如上下貨的協助義務;其次,崔某與梁某間不存在管理、被管理行為,崔某可以依據自身意愿決定是否運輸,與梁某不存在人身依附關系。而雇員雇主關系明顯特征是人身依附關系,即雇員需要按照雇主意愿進行相關勞務活動,故雙方不存在雇員雇主關系。綜上,崔、梁之間是運輸合同關系,作為承運人的崔某有義務對自己安全負責,崔某主張賠償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
【評析】
筆者認為,該案存在兩層法律關系:崔某為梁某運送貨物,雙方之間構成運輸合同關系,崔某將貨物運輸至門市,即宣告運輸活動已經完成,雙方的運輸合同關系終止;此時崔某在沒有任何義務的情況下,按照習慣主動為梁某卸貨,雙方形成一種無償勞務關系(即幫工),梁某雖口頭勸說崔某不要下貨,但阻止行為不明顯,故梁某一定程度的提醒只可作為減責依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4條的規定,幫工人因幫工活動遭受人身損害的,被幫工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此,對于為其提供無償勞務并因此受傷的的崔某,梁某應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訴訟傳票收到后可以申請延期嗎
2021-01-30網貸下架造成逾期怎么辦
2020-12-25并購公司的價值怎么算
2020-12-01遭受家庭暴力 應學會理性自救
2020-12-19打官司贏了訴訟費怎么退呢
2020-11-22事故賠償如何認定
2020-12-11離婚調解無效何時判
2020-12-12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哪些
2020-11-17企業破產車輛能過戶嗎
2020-12-08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公司破產財務人員可以辭職嗎
2021-03-08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保險合同的中止是什么
2021-02-02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職工每個月失業保險領多少錢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