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簽訂勞動合同的法律后果
一、未簽訂合同并不能免除用人單位為員工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義務。
按照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只要發生了用工行為,與員工形成了勞動關系,即使是沒有簽勞動合同書,員工就享有上規定的各項權利,單位也負有勞動法上的各項義務。其中,依法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就是用人單位不能免除的強制性法定義務。假如單位沒有繳納社會保險費,員工可以向部門投訴,勞動監察部門可以責令單位繳納,甚至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并對用人單位進行處罰。
二、單位終止或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辭退員工)需要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
按照法律的規定,如果雙方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終止或者時,需要依法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未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的,還需要加付額外的經濟補償金。而如果是簽訂了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到期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時,則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
三、員工可以隨時,且不承擔任何違約責任或者賠償
如果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員工要提前解除勞動合同,必須提前30日書面通知單位,否則就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造成單位損失的,應該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勞動合同約定了員工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單位也可以依法要求員工承擔為違約責任(如違約金等)。但是,如果單位沒有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員工不但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而且不需要對單位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賠償責任。
四、不簽勞動合同不利于單位保護商業秘密。
商業秘密的構成要件之一,是單位必須對所謂商業秘密采取了一定的保密措施。而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密條款或者簽訂專門的保密協議,是對商業秘密采取保密措施的表現形式之一。如果沒有簽訂保密條款或者保密協議,明確保密的范圍和法律責任,單位就難以證明哪些屬于商業秘密,是否已對其主張的所謂商業秘密采取了保密措施,從而有可能不被認定為商業秘密。這對企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五、不簽勞動合同造成員工損失的,單位要承擔賠償責任
如果因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包括勞動合同到期后不及時續訂勞動合同),造成勞動者工資損失、工傷、醫療等待遇損失的,除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外,同時還要支付25%的額外賠償費用。勞動行政部門還可以責令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給予行政處罰等等。
六、用人單位可能面臨勞動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
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一經查實,勞動行政部門可以責令單位改正,并可以給予罰款的處罰。
勞動合同固然是保障勞動者權益的有效憑證,但即使沒有簽勞動合同,只要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存在事實上的用工關系,那么用人單位就要對勞動者負責。不與勞動者簽勞動合同不僅不能免除責任,反而會加重用人單位的責任。律師小編為您提供本篇文章,有法律問題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11香港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0-12-05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買賣雙方跳過中介私下成交是否還需付中介費
2021-02-09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2021-01-01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飛機延誤多少時間賠償
2021-02-21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是什么
2021-01-21如何給年老父母養老上保險
2021-01-22違約責任保險是怎樣的
2020-12-29互聯網保險的概述內容
2020-12-07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土地流轉發生糾紛時用什么解決方式最好
2021-01-19戶口沒在農村拆遷不能賠償房子嗎
2020-11-21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20城市房屋拆遷估價的相關指導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