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主要區別是:
(1)二者的歷史不同。
雇傭合同的歷史久遠,自從奴隸社會剝削的存在,人類的勞動關系中就開始有了雇傭關系,隨著勞動交換的需要而逐漸產生了雇傭合同。
勞動合同是在資本主義商品經濟較為發達的十七世紀的雇傭合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性質不同。
雇傭合同是受雇人為雇傭人提供服務的合同;
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確定勞動關系的勞動用工合同。
(3)目的不同。
雇傭合同以供給勞務為目的,系以雇傭人對勞務人之“所有”及對勞動者之“支配”為中心;
勞動合同則是以提供勞務的勞動者其“人”為中心,以勞動者成為用人單位的內部成員為目的。
(4)受國家干預的程度不同。
雇傭合同更多的體現是當事人的雙方的合意,是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結果,國家干預的程度較小;
勞動合同更多的體現了國家對當事人合同的干預,對合同的訂立程序、用人單位的義務、工作條件、勞動保護、最低工資、合同的解除等都作了特別規定,主要側重于對勞動者的特別保護。
(5)主體及其關系不同。
勞動合同中一方為勞動者,另一方為用人單位,用人單位均屬于法人或社會團體,其適用范圍只限于單位用工方面,勞動者在成為用人單位的內部成員后,遵守其內部的規章制度,必須承擔一定的工種或職務工作,受雇人與雇用人間存在“特殊的從屬關系”,受雇人的勞動須“在于高度服從雇方之情形下行之”;
雇傭合同既可以一方為公民,另一方為單位,也可以雙方均為公民,且雇員不成為雇主的成員。受雇提供的勞務十分廣泛,凡法律調整的服務均可以適用于雇傭合同。
(6)法律調整不同。
勞動合同由勞動合同法調整;
雇傭合同應屬于民法調整。目前,針對雇傭合同我國尚沒有對其做出明確規定,適用民法及合同法的一般原理規制。
(7)爭議的處理程序不同。
勞動合同發生爭議時,必須經仲裁前置程序后,司法機關才能介入,爭議應適用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處理,仲裁機構或法院可以裁判用人單位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同樣,合同解除應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
雇傭合同發生爭議時,法院可直接受理,適用民法的規定處理;解除沒有什么特別程序,雙方均可隨時解除雇傭關系。
小編為您介紹的關于“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區別”的相關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律師,由他們為您進行優質的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產房到底可不可以出售,要看具體情況
2021-02-21股權轉讓需要到現場嗎
2021-03-22原產地標記與商標的區別
2020-12-13離婚后能提出要贍養費嗎
2021-02-24交通事故起訴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4交通肇事與交通肇事罪有什么區別
2020-11-20保管合同沒約定生效期限
2021-02-22二手房中介應該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1-01-20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小公司倒閉了怎么給員工賠償
2021-03-17實習協議期是多久
2021-03-18怎樣投保人壽險,要注意的事項又有哪些
2020-12-18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設立保險公司
2021-02-28如何認定第三者損害
2020-11-25保險公司拒賠有哪些合法理由
2020-11-29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7)
2020-11-23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耕地保護
2021-02-20該房的土地出讓金怎么算
2020-11-19土地轉讓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