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企業的問題。
主要是招聘時的時候,夸大企業或是職位的好處,承諾各種不可能實現的諾言,畫各種餅給應聘者,導致應聘人員期望值過高,結果一到真實環境中上班,卻又是另一番模樣,由此產生落差或是不信任感而離職。
所以,有人戲稱招聘為“招騙”。解決這個問題是招聘人員應該對職位的要求和應聘者的條件都要做精準的定位。你要清楚兩個最主要的問題:
企業想要什么樣的人?
2、應聘者是否符合要求。
不要以為難招,就不管什么人都先招進來再說。這樣的做法什么變相增加人力成本。會形成一種沒人--亂招人--新人離職--沒人--繼續亂招人--繼續新人離職這種惡性循環。是沒有任何效率的。
第二,是應聘人員自身的問題。
一般是應聘人員對自己定位不準,或者還沒有下定決心,拿定主意之后又臨時變卦。這種情況其實一般較少。這種情況的出現,更多的是企業的問題。題主問的入職后要怎么做。這個問題你其實不用思考了。你要做的是先把招聘這項工作理清了。招到合適的人了,入職后的工作才好開展……否則,就是進來--培訓--離職這樣的惡性循環……現今的現實也確實招人難。但這種招人難,對于一些有明確自我定位的企業,有明確要求的招聘人員那里,是不那么難的。
新員工入職兩天離職處理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第九十條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在新員工入職兩天走人但不知道是否能夠拿到這兩天工資的時候,來律霸網與律師一對一探討找尋方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憲法對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如何規定
2020-12-24什么是動產質權
2021-03-15效力待定合同怎么補救
2021-02-13訂婚后男方退婚彩禮是否退還
2021-01-11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協議的區別
2021-01-30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企業法定代表人是否有勞動關系
2021-02-03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公司對女員工做人流有假嗎
2020-11-22保險合同要怎么簽訂
2021-03-01人身保險金額確定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09保險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及其后果
2021-03-19【保險合同糾紛律師】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條款中的事實免責情形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1-01-06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報保險需要原件嗎
2021-03-10保險責任期限及免責條款的約定合法有效,投保人應屬未如實告知
2021-03-13山頭租給他人開采石頭合法嗎
2021-02-13原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如何處理
2021-02-21農村機動地管理辦法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