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在一般情況下,只要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即可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
這就是說:首先,勞動合同是勞動關系雙方協商達成的協議,當然也可以協商變更;對于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只要是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而達成的,都可以經協商一致予以變更。
其次,對變更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應當采取自愿協商的方式,不允許合同的一方當事人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一當事人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任意改變合同內容的,在法律上是無效行為,變更后的內容對另一方沒有約束力,而且這種擅自改變合同的做法也是一種違約行為。
再次,勞動合同的變更只是對原勞動合同的部分內容作修改、補充或者刪減,而不是對合同內容的全部變更。對勞動合同所要變更的部分內容,當事人雙方通過協商后,必須達成一致的意見。如果在協商過程中,有任何一方當事人不同意所要變更的內容,則就該部分內容的合同變更就不能成立,原有的合同就依然具有法律效力。
最后,在變更過程中必須遵循與訂立勞動合同時同樣的原則,即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
2、根據本法第四十條第三款的規定,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在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由此可以確定,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是勞動合同變更的一個重要事由。
雖然法律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即口頭變更對并不一定具有法律約束力,但由于在具體的用工過程中,一些用人單位僅采用口頭形式變更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且長期實際履行的情形遠非個別,如果全盤否定,明顯既不利于維護穩定的勞動關系,也不利于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故《解釋四》第十一條規定:“變更勞動合同未采用書面形式,但已經實際履行了口頭變更的勞動合同超過一個月,且變更后的勞動合同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國家政策以及公序良俗,當事人以未采用書面形式為由主張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即鑒于公司與勞動者口頭變更后的勞動合同已經履行一段時間,而期間公司一直沒有提出過因崗位調整而需要降低工資問題,決定了變更后的勞動合同發生法律效力,彼此均必須遵照執行。
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表面看,似乎并不符合法律規定,但其卻可以通過實際履行來治愈形式的不足,其實際上是符合法律的立法宗旨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變更需要本人到場嗎
2020-11-14特種設備報廢條件有哪些
2020-11-15個體戶營業執照申報手續是什么
2021-02-21公司有債務可以向外融資嗎
2021-02-04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可以制作什么信息
2021-03-01勞動者如何快速有效討薪
2021-01-18離婚是否引起法定監護人的變更
2020-11-25親屬間的房屋贈與聲明怎么寫
2021-02-27交通事故要求賠償怎樣訴訟
2020-12-10辦酒不領證算結婚嗎
2021-03-05合同債權質押的債務人逾期不履行義務時該怎么做
2021-03-26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2-24怎么判定合同真偽
2021-01-28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給人幫忙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16房產中的公攤面積怎么算
2020-12-14福利房和集資房有什么不同
2021-03-08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c1駕照實習期扣分規定有哪些
2021-03-10人壽保險無效的情形有哪些,人壽保險索賠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