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法賠償細則的規定有哪些?
1、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用人單位按照上述第36條、第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3、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就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二、怎樣計算經濟補償中的工作年限
1、勞動者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應從勞動者向該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之日起計算。如果由于各種原因,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未及時簽訂勞動合同的,不影響工作年限的計算。如果勞動者連續為同一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但先后簽訂了幾份勞動合同的,工作年限應從勞動者提供勞動之日起連續計算。
2、如勞動者甲自在某企業工作,期間勞動合同一年一簽,一直工作到年。最后一份勞動合同期滿后終止,用人單位依法支付經濟補償時,計算的工作年限應從算起,共四年。如果勞動者為同一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多年,但間隔了一段時間,也先后簽訂了幾份勞動合同,工作年限原則上應從勞動者提供勞動之日起連續計算,已經支付經濟補償的除外。
3、總之,本條“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的規定,不能理解為連續幾個合同的最后一個合同期限,原則上應連續計算。當然,隨著勞動合同法的實施,用人單位利用短期勞動長期用工的現象將會減少,這主要是勞動合同法規定了兩個措施,一是連續簽訂兩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可以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二是勞動合同期滿終止的,用人單位也要依法支付經濟補償
綜上所述,從提供勞動之日起計算在單位工作的年限,連續為單位提供勞動,工作年限應從提供勞動之日起連續計算,簽訂兩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可以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合同期滿終止,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
?
辭退補償后不能算工齡合法嗎?
最新勞動法辭退補償規定
試用期員工不合格,辭退需要給補償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工傷和工傷事故分類
2020-12-22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3最新!民法典草案提審:婚姻家庭編擬了這些新規(20個新亮點)
2020-12-25法人對其財產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04如何處理股東權益糾紛
2020-12-18商標所有權與使用權能分離嗎
2020-12-05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0-11-19破產和解程序中取消讓步和取消和解有什么區別
2021-02-10交通事故中要做哪些司法鑒定?保險可以賠償多少費用?
2020-12-04房屋贈與合同用公證嗎
2021-03-24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協議離婚雙方多久能離婚
2021-03-16贍養義務可以協議免除嗎
2021-01-02進行虛假出資補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3-23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個人信用破產能出國嗎
2021-02-10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雙方的合同什么情況下表示已經成立
2021-01-04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什么材料,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流程是什么
2021-01-13偽造房產證,變賣他人房產會被判刑嗎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