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在社會上想要生存下去就要靠自己的勞動和工作才可以。我們在一個單位的合法證明就是勞動合同。那勞動合同什么時候才能生效,又有哪些解釋呢。下面就勞動合同何時生效都有哪些法律介紹,這類勞動問題為你介紹。
一、勞動合同的成立條件
(一)訂約主體存在雙方或多方當事人。所謂訂約主體是指實際訂立合同的人,他們既可以是未來的合同當事人,也可以是合同當事人的代理人,訂約主體與合同主體是不同的,合同主體是合同關系的當事人,他們是實際享受合同權利并承擔合同義務的人。
(二)雙方當事人訂立合同必須是“依法”進行的。所謂“依法”簽訂合同,是指訂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要求,由于合同約定的是當事人雙方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而權利和義務是依照法律規定所享有和承擔的,所以訂立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如果當事人訂立的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要求,法律就不予承認和保護,這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目的就不能實現,訂立合同也有失去了意義。
(三)當事人必須就合同的主要條款協商一致。即合同必須是經過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所謂協商一致,就是指經過談判、討價還價后達成的相同的、沒有分歧的看法。
(四)合同的成立應具備要約和承諾階段。要約承諾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規則,也是合同成立必須經過的兩個階段。如果合同沒有經過承諾,而只是停留在要約階段,則合同未成立。合同是從合同當事人之間的交涉開始,由合同要約和對此的承諾達成一致而成立。
二、勞動合同成立與生效的區別
(一)勞動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個法律概念。當事人雙方就勞動合同內容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即告成立。因此,勞動合同成立是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確立勞動合同關系。
(二)勞動合同成立并不意味著勞動合同一定生效。勞動合同生效是指勞動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起始時間。
(三)勞動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對當事人雙方都有約束力。因此,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其生效的時間始于合同簽訂之日。
(四)勞動合同簽訂后,需要鑒證或公證的,其生效時間始于鑒證或公證之日。
進行有效的簽證和公證之日算起的。我國還規定想要一份勞動合同生效還要在簽訂之初對勞動合同的合法性進行考察,即雙方的利益和權力動怒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的勞動合同才能得到法律的保護,這點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要注意。
簽訂勞動合同后可以辭職嗎?是否需要賠償公司損失
因企業改制而變更、解除、續簽勞動合同爭議如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肇事罪取保候審的條件和程序
2020-11-26以新貸歸還舊貸不是同一保證人是否繼續擔保
2021-02-26紅字發票信息表怎么填
2021-01-25商標公示期是多長時間
2021-01-21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婚姻自由原則的內容
2021-01-18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剛簽的勞務派遣合同改簽外包合同合法嗎
2021-03-08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豪車車主為省修車費騙保構成什么罪
2020-12-25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保險公司如實告知時應提供現金價值表么
2021-01-12哪些事故車輛可以申請報廢找保險賠償
2021-01-23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流程
2021-01-31保險詐騙犯罪的具體行為方式有哪些
2021-02-16土地出讓金屬財政收入嗎
2021-02-02受買人的成交價中包含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