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士最容易遇到的問題就是勞動糾紛了。許多人被用人單位無故解除勞動合同,卻不知道怎樣保護自己的權益。我想說的是,大家在遇到類似的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堅決地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讓用人單位為自己的無理付出該有的代價。那么,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法律怎么規定的?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九條 國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勞動者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制度。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看完這些,你應該已經對勞動法的一切規定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小編想提醒您的是,在實際操作中,一定要保證不違反勞動合同中的相關條款。法律條款可以保護我們的權益,同時也能約束我們的相關行為,所以在離職的過程中,一定要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只有這樣。
哪些情形用人單位不用提前通知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沒簽勞動合同辭職后老板不發工資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使探望權有什么原則,如何行使探望權
2020-11-29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的適用情形
2021-02-16合同債權質押及其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1-15房產中的公攤面積怎么算
2020-12-14低于標準的競業限制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9保險合同責任免除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30保險合同保證義務的執行主體是誰
2020-11-23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管理保險代理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6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1-03-05如何簽訂酒店承包合同
2020-12-28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人是什么
2021-02-25承包方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人如何確定
2021-01-172020國家棚改最新政策
2020-12-02營業房拆遷用營業執照嗎
2020-12-12房屋征收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28農村拆遷補償安置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