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與員工協商一致的情況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此時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區分是否公司是否要做出補償。那么大家知道公司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嗎?而此時的補償又是怎樣的呢?律霸小編為您解答。
一、公司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后,雙方當事人必須履行合同義務,遵守合同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因后悔或者難以履行而擅自解除勞動合同。但是,為了保障用人單位的用人自主權和勞動者勞動權的實現,本法規定在特定條件和程序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且不違背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被解除的勞動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勞動合同;
2、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必須是在被解除的勞動合同依法訂立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進行;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均有權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請求;
《勞動合同法》第36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同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一樣,只要雙方協商一致就可以提前解除勞動合同。但是,哪一方首先提出解除的請求后果完全兩樣,勞動者首先提出解除請求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首先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4、在雙方自愿、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一致意見,可以不受勞動合同中約定的終止條件的限制。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過程中,用人單位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本法第四十六條第(二)項和《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規定,如果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應依法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二、協商解除合同怎么補償?
前述兩種情況協商解除的不同在于,前者,即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需要依法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而后者則不需要。無論是哪種情況的協商解除,法律均沒有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一方需要提前通知對方。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依據本法第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第二十四條規定是:“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企業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按照法律規定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的做法,并不是因為企業違約,而是對勞動者的一種補償。如果企業不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就違反了有關法律規定,勞動者可以依法要求企業給予經濟補償金。
關于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以及補償的內容,律霸小編就為大家整理到此,但愿可以為您提供一些幫助。解除勞動合同后,意味著單位和員工之前的用工關系就解除了,此時最好簽訂一份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明確彼此的權利義務。律霸小編為您整理本篇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誰有權限協商解除勞動合同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可以領取失業金嗎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流程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夫妻離婚子女撫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02火車臥鋪砸死人如何處理
2021-02-23偽造人事檔案如何處罰
2021-03-17電子商務法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0-11-16強行隔離戒毒怎么通知家人探視
2021-03-06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
2020-11-18有不良逾期記錄怎么辦
2021-02-01擔保合同的擔保方式
2021-03-15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訴訟費要退回嗎
2021-01-07病假單位會辭退嗎
2020-12-26房產贈與給子女的契稅怎么計算
2020-12-30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唯一住房如何豁免執行
2021-01-08壽險種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1-01-03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保險免責條款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2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