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用人單位提供的崗位上上班,那么勞動者就應該及時履行自己的勞動義務,但是在社會中有一部分勞動者經常曠工,對于曠工的勞動者應該如何處理呢?律霸小編在下文就為大家淺要的分析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曠工如何處理
第一次曠工,通過口頭或書面警告,讓本人認識到錯誤的嚴重性并且責令反省;第二次曠工,以全公司通報批評的方式警示本人及其他員工,并由主管領導進行談話,記大過處分;第三次曠工,開除或勸退。
二、如何認定曠工
曠工幾乎被所有的企業認為是嚴重違紀的行為,在原來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中明確規定了勞動者連續曠工超過15天或者一年內累計曠工超過30天企業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在《企業職工獎懲條例》2008年1月被廢止后,企業可以以曠工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就失去的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第2項規定“勞動者嚴重違法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因此,很多企業都將曠工幾天以上認定為嚴重違紀的行為之一。律師認為,曠工應當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沒有按照用人單位規定提供勞動;
第二,沒有正當理由;
第三,沒有經過用人單位同意。
三、可以對“曠工”員工進行經濟處罰嗎?
如果職工未按規定申請休假,或者用人單位依法不批準職工休假申請,但是職工堅持休假以致造成無故曠工的,用人單位可以扣除曠工期間的工資。此外,是否可以多扣一點工資作為處罰?不可以。
按照現行有效的勞動法律,用人單位不能對職工處以罰款?!读⒎ǚā泛汀缎姓幜P法》規定:對財產的處罰只能由法律、法規和規章設定。罰款屬于財產罰范疇,所以此項規定只能由國家立法機關和政府行政部門制定。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經濟組織,不是國家立法機關和政府行政部門,無權在規章制度中設定罰款條款。當然,如果員工的曠工行為給單位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的,可以要求員工進行賠償。
員工曠工,用人單位不能對勞動者進行經濟處罰,但是在實際中處理曠工的員工都是采取的罰款的方式,這并不符合我國法律規定,只有造成損失才可以要求員工賠償。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小編建議登錄律霸網站咨詢在線專業律師。
曠工多久可以辭退職工?
曠工多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對于曠工的懲罰措施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土地是否可以協議出讓
2020-12-06專利費用繳納的方式有哪些
2021-02-10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理解與應用
2021-01-03法院公告期算在審理里嗎
2021-02-07家庭暴力援助方式
2020-12-30從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0-11-16常見的購房小誤區有哪些
2020-12-25必須服務期是屬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嗎
2021-03-23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員工被無故辭退如何維權
2021-03-18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怎樣確定保險責任與保險事故
2021-01-09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
2021-01-24財產保險公司拒賠發生在什么情況下
2020-11-23免賠額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14探析保險法中的自殺條款(上)
2020-12-05共同共有房屋拆遷該如何分配
2021-01-272020年棚改項目的拆遷補償方案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