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臨時工工資相關政策
2008年修訂的《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對工資性支出做出了這樣的規定:企業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員工的所有現金形式或者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應作為工資薪金,準予在稅前扣除。這里提到“受雇員工”的勞動報酬也應作為工資薪金的一部分。“受雇員工”是指企業與員工之間存在雇傭關系。
“雇傭關系”則是指受雇人利用雇傭人提供的條件,在雇傭人的指導下,以自身的技能傭人提供勞動,并由雇傭人支付勞動報酬的法律關系。雇傭法律關系是雇傭人與雇工之間依口頭或書面的雇傭合同而形成的法律關系,不以是否簽訂勞動合同為前提雇傭關系屬民法范疇,勞動合同關系屬勞動法范疇。
二、臨時工資的賬務處理
企業聘用臨時工與正式工是一樣的,只是雇傭關系長短的區別。
提取時:
借:管理費用等成本費用類科目
貸:應付工資
支付時:
借:應付工資
貸:現金
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如果臨工工資在扣除允許扣除的2000元費用后,仍有余額的,應當代扣個人所得稅。如月工資2200元,應扣稅(2200-2000)×5%=10元。
三、臨時工資怎么計算
《勞動法》對同工同酬相關法條規定
第四十六條,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七條,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四十八條,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抱國務院備案。
四、“臨時工工資”的稅務管理
企業雇用臨時工與正式工所支付的薪酬均屬工資薪金,在支出時可都以工資單的形式體現。“臨時工工資”也應計入“應付職工薪酬”科目,并且作為計提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費等的依據。國稅總局公告2012年第l5號明確:接受外部勞務派遣用工所實際發生的費用,應區分為工資薪金支出和職工福利費支出。這表示支付的勞務派遣用工費用也應計入“應付職工薪酬”科目,作為計提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費等依據。
臨時工工資其實與正式員工的工資一樣,都屬于工資薪金。因此在做會計處理的時候臨時工工資怎么入賬其實和正式員工一樣,只是雇傭長短不一樣。企業所得稅也出臺了一系列對臨時工的保護政策,而具體的工資也要具體的用人單位而定。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幫到大家,謹防上當受騙。
?臨時工工資制度和稅務處理
?臨時工需要簽合同嗎,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臨時工是否需要簽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權必然優于抵押權是錯的嗎
2021-01-23借條過期5年還有效嗎
2020-12-04沒有以夫妻名義同居構成重婚罪嗎
2020-12-06工作中猝死公司應該負什么責任
2021-01-18關于商業銀行的擔保規定
2020-12-02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投資商業地產需謹慎,從五大注意中學如何保護自己
2021-03-07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人身意外保險公司理賠
2021-02-07航班延誤險得不到理賠怎么辦
2020-12-15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保險事故涉及多個受害人怎么理賠
2020-11-16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合理性如何認定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