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申請時效
2008年5月1日前,根據《勞動法》第八十二條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
2008年5月1日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我國法律規定訴訟時效
(1)具體時效的規定情況
勞動糾紛訴訟時效又有普通時效和特殊時效之分,普通時效為兩年。
特殊時效方面,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情形的,訴訟時效為1年。因涉外爭議提起訴訟或仲裁的期限為4年。我國法律所規定的最長訴訟時效為20年。以下為詳細解釋,勞動糾紛訴訟時效參考民事訴訟時效內容: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①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②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④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2)勞動訴訟時效計算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工資不給股東有什么責任
2020-12-27一切單位和個人有哪些保護環境的義務
2020-12-17告別人到法院要花錢嗎
2020-12-22解約定金如何在合同中約定
2021-03-21判處2年徒刑可以假釋嗎
2020-11-12直系親屬贈予房屋要交契稅嗎
2020-12-1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09預抵押登記有優先受償權嗎
2021-01-28繼承房屋產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1-02-10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飛機晚點有賠償嗎
2020-11-30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對象是什么
2020-11-13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開車撞傷路人保險人只賠醫保部分怎么辦
2020-12-22在責任保險中第三人是否有權向保險人請求保險金給付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