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發送入職通知書后,若應聘者因此造成損失,則應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因此,用工是勞動關系建立的唯一標準。
入職通知書是訂立正式勞動合同的過程,鑒于雙方尚未建立用工關系,也未簽訂勞動合同,因此,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尚未成立。但因公司發出的入職通知書載明職務、薪酬、試用期、報到時間等具體確定的內容,并表明在一定期限內經對方表示接受,入職通知書即發生效力。因此,該入職通知書的性質是屬于發出要約,希望與其訂立正式的勞動合同。入職通知書要約經勞動者承諾后即成立,具有勞動關系預約合同的性質,具有獨立的法律效力。基于此過失行為,導致勞動者與原工作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后,與該單位又未能訂立勞動合同,必然給勞動者造成損失,對此現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對于應賠償損失的數額問題,律師認為損失數額不應超出合同的履行利益,同時對于損失的期限應考慮勞動者的個人情況,就業環境等因素綜合確定。
律師提醒:
1、勞動者在應聘過程中應注意留存入職通知書等應聘企業與其之間的往來函件。勞動者在求職過程中,一般會經歷投遞簡歷、面試、公司出具入職通知書、簽訂勞動合同等環節,在上述環節中,勞動者應當注意留存相關往來資料,以防公司在作出錄用的意思表示后突然反悔時勞動者無任何證據對其索賠主張進行證明。
2、用人單位在招聘過程中應恪守誠實信用原則,不得在尚未完全確認錄用應聘員工的條件下隨意向應聘者發送入職通知書。實踐中存在用人單位在尚未完全確認是否錄用應聘者的情況下向應聘者出具入職通知書的情況,其目的在于及時招攬應聘者防止應聘者在尚未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去其他企業就職,上述做法違背誠實信用原則,若應聘者因此造成損失,則用人單位應承擔締約過失的損害賠償責任。
我們有律師為你提供一對一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與工傷損害有什么不同嗎
2021-02-21海難救助標的要求
2021-02-11合同承諾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6勞動仲裁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新三板掛牌概要
2021-01-08婚后父母出資買房屬于個人財產嗎
2021-03-03什么是遺贈?遺贈與遺囑繼承的區別
2020-11-12要具備哪些條件才可以起訴離婚
2020-11-25對管轄異議二審裁定不服怎么辦
2020-12-01連環購銷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9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3-05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第一次入職的就業證如何辦理
2020-11-13什么叫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14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材料有哪些
2021-03-23企業勞務外包如何進行
2020-12-17超過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如何主張權利
2021-01-11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